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流感高发期 可以这样配合医生看病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16 11:11浏览:

医生的工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身体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健康,工作却比你想象的累很多。
 
近段时间流感高发,医院的患者数量剧增,一眼望去似乎是春运期间的火车站。
 
急诊科、儿科、呼吸科被堵的水泄不通,到处都是咳嗽、流涕、发热的儿童、老人以及焦急等待的家属。
 
有的科室候诊人数超过2000人,等待时间长达10个小时甚至更久。
 
面对乌压压的候诊人群,医生们不得不争分夺秒,一边提高效率,一边加班加点。
 
甚至有些医生也不幸中招,患上感冒。但由于医院人手不够,也只能带病坚持上班。
 
在这种环境和压力下,医生如果遇上事事分明的患者,沟通会更高效,心情也会相对愉快。如果遇上让自己「窝火」的患者,必定想直接叫「下一个患者」了。
 
那么,在流感高发期,医生更愿意接诊什么样的患者呢?
 
总结了以下5点:
 
1.挂号、按号耐心排队的患者
 
挂号、按号排队就诊是最基本的规则和要求。
 
排队人多或是认识某某主任都不是插队或不挂号的理由。
 
插队不仅会引起其他患者和家属的不满,更是将坐诊医生陷于两难之中,引起医生的反感。
 
建议近段时间去医院看感冒的患者,提前做好长时间等待的心理准备,尤其是人流量很大的三甲医院。
 
如果是复诊或者单纯开药的轻症患者,可以尽量避开高峰期,选择早上八九点去看病,或者让一个家人提前去排队。
 
但如果是小孩(尤其是年龄<5岁的儿童)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精神症状、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的,应及时就诊。
 
2.带齐病历资料、主动叙述病情的患者
 
病历资料、患者的病情主诉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病史,比如之前的检查资料、吃过什么药、怎么感冒的、感冒了多久、对什么药过敏等,以及想问医生的问题,可事先理一理,问题可记录到手机备忘录,避免就诊时遗忘,也便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患者提供的信息越全面,医生越能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也会节省患者自己的时间。
 
3.与医生积极沟通、信任医生的患者
 
门诊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医生:你这就是一个小感冒,我给你开个两三天的药,回去按时吃药,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几天就好了。
 
患者:医生,我想直接输液!输液好的快些,之前也都是输液……
 
医生:……(解释?不解释?直接按患者说的做?)
 
经常有患者喜欢以自己的「经验」,指导医生该怎么做。而在有限的就诊时间里,医生往往会直接满足患者的要求,不会过多解释,也避免发生冲突。
 
聪明的患者会避免这种点菜式就诊,采取积极的方式与医生沟通,最大程度地信任医生,让医生更好地帮助自己。
 
4.能够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的患者
 
比如叫号前在诊室外耐心等待,给坐诊医生一个相对舒适安静的环境,这有助于医生保持专注,看病更加高效。必要时也可帮助维持秩序。
 
如果是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小孩去医院看病,可带上小孩喜欢的玩具,以便等待时分散其注意力,避免烦躁、哭闹。
 
自备口罩,在医院候诊时尽量戴上,避免交叉感染。
 
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
 
5.如果患者还能有一些感冒常识,就更好了
 
患者事先了解一些感冒常识,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还能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只需要关注靠谱的医学科普公众号,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十分便捷。
 
以下我们列几点常见问题:
 
如何预防流感?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明显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另外,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为什么接种了流感疫苗还会发病?
 
虽说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并不是接种了疫苗就不会得流感。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消息,今年采用的流感疫苗对多地流行的乙型流感Yamagata系这一型别不具有保护力。
 
所以,尽管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除疫苗之外的预防措施还是应实施。
 
但是,今年采用的流感疫苗包含了同时流行的甲型流感(包括H3N2和H1N1)和乙型流感Victoria系这三种型别的流感流行株。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以及其家人或看护人,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患病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多喝热水,多休息。咳嗽时注意掩住口鼻,以防传染给家人。家里注意通风,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戴上口罩。
 
总之,医生的工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身体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健康,工作却比你想象的累很多。
 
在当下的流感大敌面前,做一个聪明的患者,积极配合,充分信任,让医生更好地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