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水痘和水痘疫苗全攻略 降低传播风险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16 10:28浏览: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VZV可以引起两种疾病形式:水痘(chickenpox)和带状疱疹(shingles)。
 
水痘——是原发性VZV感染引发的弥漫性水疱疹。
 
带状疱疹——是潜伏性VZV的内源性再活化(潜伏在神经根里的病毒被再次激活)引起的局部皮肤感染。
 
水痘的流行病学
 
传播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
 
家庭二代的易感个体罹患率>90%
 
传播途径
 
感染者鼻咽分泌物的飞沫、皮肤接触皮损处的水疱液,
 
有报道称,VZV还能通过空气传播给医院内的易感人员。
 
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为14-16日(也有人说10-21日),因此询问病史时应注意扩大到两到三周前的情况。
 
传染期
 
出疹前48小时到皮损完全结痂。
 
暴露之后给予免疫球蛋白可将潜伏期延长。
 
再感染
 
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很少发生再次感染。
 
但是最新研究发现: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原发性水痘,可能出现二次发作。
 
临床表现有哪些?
 
小贴士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水痘最有可能是良性的自限性疾病;
 
对于青少年、成人以及任何年龄的免疫抑制或受损的个体,水痘可能会非常严重!
 
1、无并发症时,临床表现为:
 
前驱症状——发热、不适,或咽炎、食欲缺乏等;
 
随后——通常在24小时内,会出现全身性的水疱疹;
 
数日内——瘙痒性的水疱疹连续成批出现;初为斑疹,迅速变成丘疹,接着是水疱;可发展为脓疱,随后结痂;不同阶段,皮损特点不同;
 
恢复——大多数到第6日已完全结痂;约1-2周内脱落,留下暂时性的色素减退。
 
2、疫苗对临床表现的影响
 
1-14岁已接种疫苗的症状相较于未接种疫苗的更加轻微。
 
接种疫苗的皮疹可能为非典型性(如斑丘疹),应注意与过敏、手足口病等相鉴别。
 
接种疫苗后患的水痘并发症更少。
 
3、水痘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继发性细菌感染;不常见的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比如脑炎和瑞氏综合征;此外还有肝炎(通常是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一旦发生,常为致命性)、腹泻、咽炎、中耳炎等。
 
1)继发性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
 
多为侵袭性A组链球菌感染,包括蜂窝织炎、肌炎、坏死性筋膜炎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小贴士
 
即使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水痘肺炎的死亡率为10%-30%!成人水痘患者要警惕并发肺炎的可能!
 
与水痘肺炎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妊娠、免疫抑制和男性。
 
通常是在皮疹出现后1-6日内发生,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干咳;偶有咯血、低氧血症胸部影像学:双肺弥漫性浸润;早期可能出现结节,随后钙化。
 
4)免疫抑制宿主的水痘临床表现
 
免疫抑制宿主,包括基础恶性肿瘤、使用类固醇或采用免疫抑制疗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接受实体器官移植等病史的患者、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治疗风湿疾病的患者。因其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易发生播散性水痘。
 
可以表现为:
 
数周内水疱成批出现并进行性发展、大的出血性皮损、肺炎,或伴DIC的全身性疾病,后期出现带状疱疹感染率高。
 
水痘怎么治?
 
临床上治疗水痘,主要包括对症和抗病毒治疗。
 
1)一般措施
 
抗组胺药:瘙痒的对症治疗。
 
剪短指甲:避免抓挠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发热,尤其对儿童,(如上所述,病毒感染时,阿司匹林的使用与瑞氏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2)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抑制人类疱疹病毒复制的合成核苷类似物,是治疗原发性水痘的有效措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是否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健康、12岁以下、无并发症
 
不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因为其益处不大。
 
有发生并发症风险的
 
年龄为12岁或以上、有慢性皮肤或肺部疾病、接受类固醇或水杨酸盐治疗的人群,应采用阿昔洛韦治疗。
 
发生继发性感染
 
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因为可能发生严重疾病。
 
有并发症或无并发症的免疫抑制患儿
 
静脉用阿昔洛韦(一次10mg/kg、每8小时1次)。
 
无并发症的成人患者
 
口服阿昔洛韦(口服,一次20mg/kg、一日4次、持续5日)。成人常用剂量为一次800mg、一日4次。
 
发生播散性疾病(如肺炎或脑炎)的儿童或成人患者
 
静脉用阿昔洛韦(一次10mg/kg、每8小时1次)。
 
水痘疫苗怎么用?
 
目前常规使用的水痘疫苗为减毒活疫苗,针对不同人群,接种方案和注意事项如下:
 
儿童
 
所有无免疫力证据的儿童在12-15月龄时接种水痘疫苗;
 
推荐在4-6岁时常规加种第二剂水痘疫苗;
 
所有年龄在19个月至13岁的易感儿童应在其年满13岁前进行完全接种(两剂疫苗)。
 
第一剂和“追加”第二剂疫苗的最小间隔时间:12岁以下儿童为3个月,13岁以上为4周。
 
青少年和成人
 
13岁以上无免疫力证据的健康个体,推荐进行常规疫苗接种。
 
两剂单抗原水痘疫苗接种时间应间隔4-8周。
 
强烈推荐以下VZV血清学阴性的成人接种水痘疫苗:有持续暴露风险者(如日间托儿所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与免疫抑制宿主有家庭内接触者,以及育龄期女性。
 
推荐既往仅接受一剂水痘疫苗的青少年及成年人接受第二剂疫苗。
 
妊娠妇女
 
对于妊娠或可能在接种疫苗的4周内妊娠的女性,不推荐免疫接种。
 
ACIP推荐,无免疫证据的妊娠女性应在完成妊娠后出院前接受第一剂水痘疫苗。第二剂疫苗应在接种第一剂后4-8周接种。
 
免疫功能受损者
 
因为水痘是减毒活疫苗制剂,免疫功能受损者一般禁止接种,包括接受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患者)。
 
对于具有遗传性免疫缺陷家族史的个体,在确定其免疫功能正常前,也不应接种水痘疫苗。
 
免疫功能受损儿童发生水痘即使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情可能也会较为严重。
 
白血病儿童
 
白血病缓解期的儿童可接种水痘。
 
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疫苗反应是轻到中度的水痘样皮疹。
 
接种水痘疫苗只能在专家指导和咨询下进行。
 
如果决定预防接种,应使用单抗原制剂。
 
HIV感染
 
儿童:
 
水痘对于HIV感染儿童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
 
美国CDC和ACIP指南均推荐,CD4+T淋巴细胞比例大于15%的HIV感染儿童应接种单抗原水痘疫苗。
 
成人:
 
VZV血清学阴性且CD4计数大于200/μL的HIV感染青少年或成人可考虑接种单抗原水痘疫苗,两剂疫苗接种时间应间隔3个月。
 
疫苗接种失败
 
疫苗接种,有正常免疫,也会有接种失败的时候。
 
接种一剂疫苗之后,没有出现保护性的免疫应答,就是原发性疫苗接种失败。
 
原发疫苗接种失败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疫苗接种时年龄较小、使用类固醇或是在接种水痘疫苗前接种了其他疫苗。
 
接种之后出现初始免疫应答,然后逐渐丧失免疫力,就是继发性疫苗接种失败。
 
突破性水痘便是继发性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
 
小贴士
 
突破性水痘或“轻度水痘样综合征(mildvaricella-likesyndrome,MVLS)”,是指接种个体暴露于野生型病毒后发生的感染,发生率约1%-3%(临床上可以是20%左右)。
 
大多数接种儿童水痘轻微,表现为斑丘疹而不是水疱疹。皮损少,无发热,有传播性。
 
研究表明,免疫接种后8年的疫苗保护效力从97%降至84%。
 
总体上,疫苗接种患者(突破性水痘患者)传染性是未接种患者的一半。疫苗预防所有疾病的总体效果是79%,预防严重疾病为100%。
 
水痘疫苗是降低疾病严重程度、降低传播风险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