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手足口病不可怕 科学防御是关键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16 10:06浏览:

有些宝宝不幸中招,爸爸妈妈听到宝宝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就吓得腿都要软了。比起为宝宝患上手足口病感到烦恼、暴躁,爸爸妈妈做好预防和护理才是关键。
 
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目前大约有数十种肠道病毒可以引发手足口病,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被认为是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成年人一般是隐性感染者,即感染了这些病毒也不容易表现出症状。而儿童则容易表现出许多症状,成为手足口病患者。
 
传播途径是什么
 
手足口病大多出现在5岁以下的宝宝群体中,并且有2-7天的潜伏期。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发病初期的症状往往和感冒比较相似,比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到5天。
 
如果有宝宝得了手足口病而未及时发现,病毒可能会经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内衣等进行传播,导致更多的宝宝中招。
 
预防病毒的护理措施
 
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这句老话非常有道理,既然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宝宝的日常饮食卫生就非常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一定要好好培养,宝宝的玩具和餐具要定期消毒;日常衣物、床单被罩等用品要及时清洗晾晒,保持清洁卫生;夏天饮食要有度,少吃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休息
 
夏天宝宝更容易疲劳,要注意午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平时,爸爸妈妈要带宝宝多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体质锻炼。
 
加强营养
 
夏天闷热潮湿,宝宝容易食欲不振。爸爸妈妈一方面要注意均衡搭配膳食,帮宝宝开胃,吃得香甜。同时,也要避免宝宝积食,或者贪凉引起脾胃不适等情况。吃得好,吃得健康营养,宝宝身体才会更棒,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