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冷,马上又要到流感流行季了。
最近不少网友反映,一些流感疫苗接种点出现疫苗短缺情况。事实是否如此呢?
30日,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流感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流感疫苗断货了?
“流感疫苗总体供应量充足。”
在3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先为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据统计,2019-2020年流行季,全国流感疫苗计划供应约2800万剂次,比2018-2019年流行季实际使用量翻了一番。
同时,疫苗生产批签发加速推进。国家卫健委积极协调国家药监局加快疫苗检测,首批通过批签发疫苗较去年提前近1个月,目前,批签发量已超过2000万剂次。
此外,疫苗供应和接种也在有序推进。根据中国流感疫情历年流行规律和疫苗分批生产上市的情况,确定疫苗接种按照由北向南逐步推进的原则,优先确保流感防控重点人群接种。
目前,已供应各地1700多万剂次,是去年同期供应量的3倍。各地流感接种工作正有序进行,累计接种量超过800万剂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
贺青华强调,国家卫健委也关注到部分媒体及网民反映近期部分地方的预防接种点出现流感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
经积极核实,疫苗供应紧张并非由疫苗总体供应不足引起,而是今年流感疫苗较往年提前1个月上市,部分群众认为越早打越好,扎堆到预防接种点要求提前接种,但是疫苗是分批次供应上市,且按照流感流行规律由北向南有序供应,导致部分预防接种点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
“通过各地加大宣传、做好预约登记等措施,相关情况正在逐步缓解。”贺青华说。
另据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透露,正在上市审批中的流感新药——一种鼻喷疫苗,预计12月份上市。
今冬流感何时进入高峰季?
冯子健介绍说,现在是流感非流行季节,流感活动比较弱,预计到12月以后,才逐步进入到流感的高峰季节。
“12月、1月是我们既往观察到的、我们国家特别北方地区流感高峰季节的主要时间段。”他表示。
不过冯子健强调,在新的流感季节到来之前,现在还不知道流行强度会有多高,哪个流感的亚型会占主导地位,病毒的毒力、致病力难以预判。
“我们会密切观察,及时向专业同行、向公众披露流感流行强度的监测信息。”冯子健说。
今年秋冬流感会严重吗?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今年秋冬流感会严重吗?平时我们又该如何严防死守?我们来听听权威们是怎么分析的。
权威专家:不可预测,严阵以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认为,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即将进入秋冬流感高发季,但流感峰值是否会急速上升,这是谁都无法预测的事。因为流感一旦爆发,峰值很快就达顶部,所以随时需要严阵以待。
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盛吉芳持有相同观点:虽然根据历年流感情况预测,今年很有可能是平峰年。但现实会怎样发展,谁也说不准。
病毒8个片段像积木,容易变形变异
“我们一直很强调的一点,就是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普通感冒可以由其他病毒或者细菌引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解释道,“流感病毒的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流感病毒有8个片段,像积木一样,两个不同的病毒相互交换就能组合成新的病毒。所以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的流行,并且导致目前没有通用型的疫苗,需要每年接种疫苗来预防流感。”
“流感的传染性强,一个人感冒,全家都可能被传染。”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再次提醒大家:“建议6-23月龄的婴幼儿、2-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及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这些重点人群都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小知识
——流感的症状
流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通常干咳),头痛、咽痛、肌肉和关节痛。
多数人表现为轻症,通常在一周内自愈。但是流感也可导致部分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流感防控重点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感染后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较高。
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因而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流感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
包括: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开窗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在流感流行季节,高危人群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推荐以下重点人群优先接种:6月龄-5岁的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
——流感疫苗的接种时机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建议个人在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对流行季节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也可接种。
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可以维持6-8个月,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且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