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或日常接触传播,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幼儿园儿童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患儿发病时,多先出现发热,手心、脚心、臀部出现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红疹、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年长儿童会诉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如何通过疹子来辨别
宝宝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面对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的侵袭,爸妈们如何能够准确判断孩子得的是不是手足口,这点非常重要。
接下来就让专家教我们快速掌握区分手足口与其它几种常见出诊性疾病的技能。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它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容易与手足口病混淆。
区别点1:疱疹位置不一样
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臀部,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以咽峡部疱疹溃疡和发热为主要特征。
区别点2:严重程度不同
与手足口病有一定比例会转成重症不同,多数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患病7日内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VS水痘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而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
区别点1:长“痘痘”的位置不同
水痘呈向心性分部,以前后胸、腹背、脸部最多,遍布全身但不会出现在口腔。
区别点2:疹子的状态不一样
水痘先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手足口病所起的疹子没有痒感。
手足口病VS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麻疹是过敏性皮肤病,大部分是因为昆虫叮咬后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症状。
区别点:疹子的状态
丘疹性荨麻疹因蚊虫叮咬而引起,多见于胸背和四肢,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大小不等,摸起来较硬,周围无红晕,患儿多会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
手足口病是一个
非常严重的疾病吗?
专家告诉家长们,不必对手足口病盲目紧张,98%的手足口病患者是轻症患者,一般无大碍,如果没有并发症,患儿多数在7-10天内即可自行痊愈。只有不到2%的患儿得的是重症手足口病。
如何区别孩子得的
是否是重症手足口病?
得了重症手足口病的孩子体温更高,会出现持续的高热,发烧体温达到39度以上,而且即使给孩子用了退烧药,体温往下一降,又会迅速升回去。
另外,重症患儿的精神特别萎靡,持续高烧、食欲下降、呕吐、昏迷、抽搐、易惊,更严重的会出现四肢皮肤发凉、发花、微循环很差,这个时候还会出现肺水肿,最严重导致死亡。
所以,当孩子有手足口病症状且高烧不退时,要赶紧送往医院,很有可能孩子得的是重症手足口病。
如果孩子得的是轻症手足口病需要住院治疗吗?
不需要,在家隔离观察,家长自己护理就可以了。
具体来说,家长们在护理时可以这样做:
1、隔离:当宝宝患上手足口病时,要隔离宝宝,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将宝宝的日常用品煮沸或置于阳光下暴晒进行消毒处理。
2、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家中环境的舒适,保证空气流通、环境干燥,衣服、被褥等要保持清洁,并经常更换。
3、饮食清淡:多喂宝宝温开水,或一些易消化、流质的食物,避免给宝宝食用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不要给宝宝饮用含果汁的酸性饮品。
4、口腔护理: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宝宝餐后可用温水漱口,口腔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等。
5、如果孩子有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或是适量服用退烧药物进行退热,如果孩子持续发热,体温达到39度以上,使用退烧药物退热效果依旧不好,要赶紧把孩子送往医院,很有可能孩子得的是重症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