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流感高发季,大家对流感的预防措施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有效的防范被流感病毒感染呢?
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流感疫苗接种
很多人对要不要打流感疫苗不是很清楚,认知很陌生。其实,疫苗是预防流感最好的方案。适时接种正规的疫苗,不仅对自己有好处,也对家人有好处。特别是儿童、老人、孕妇及一些特定的慢性病患者,应优先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注射,其中9、10月份是最佳的接种时机。
最容易误解的预防措施——药物预防
很多家长都认为服用抗病毒药物,流感病毒就“远离我,怕我了”。
其实,抗病毒药物是不能代替接种疫苗的,它是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的有效辅助措施,通常很多朋友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或接种过疫苗后尚未产生保护效果的2周内,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或者周围流感暴发时,可使用抗流感药物作为紧急预防,如奥司他韦。
在日常生活中,不建议大家大范围或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千万不要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最基础的日常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加强运动注意饮食;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回到家里先洗手;遇到感染的病人要尽量避免接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嘴巴和鼻子,及早就医。
流感病毒不可怕,合理预防很重要。
疫苗接种最有效,良好习惯不能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