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
登革热传染途径
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一般白天叮咬,特别是清晨和傍晚,全年都可以叮咬并传播病毒。雌蚊从登革热患者或者隐形感染者吸入带病毒血液,经过大约8-10天增殖后,病毒到了蚊子的唾液腺等,随后被释放在唾液中,当吸血时会将登革热病毒注入人体,引发登革热的感染。蚊子可终生保持感染状态,更可怕的是登革热病毒可以经卵传播,一代传给一代,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伊蚊可谓是“病毒加工厂”。让人痛恨的是,伊蚊更喜欢在人造水容器中产卵,生活在人类附近,通常只喜欢以人为攻击目标,而不喜欢其他脊椎动物为食。
白纹伊蚊就是我们常说到的“花脚蚊子”,腿上有白斑,胸背有白线喜欢绿化带等栖息活动,属于攻击人类最凶猛的蚊子;一般都是白天活动的。一般被花脚蚊子叮咬后,人类反应比较大,会出现奇痒难忍,蚊子叮咬的包也比较大,白纹伊蚊传播的疾病也比较多,可传播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热,裂谷热等。
感染登革热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针对性预防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