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中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其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患有乙肝的父亲也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乙肝的父婴传播是怎么回事?
还有读者来信表示,听说有乙肝的父亲给孩子喂饭,亲亲孩子都能让孩子感染上乙肝,是这样吗?
针对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重点说一说乙肝的父婴传播。
接种乙肝疫苗很重要
乙型肝炎已经纳入我国儿童的计划免疫,所有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都要接种乙肝疫苗,并在出生1个月和6个月完成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
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为16%~40%;接种第2针后,阳性率升高到80%~95%,接种第3针后,98%~100%的孩子都会产生抗体。孩子有了抗体,无论乙肝父亲病毒复制与否,都不会被感染。
喂饭、亲亲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不会经消化道传播,乙肝父亲给孩子喂饭、亲吻孩子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在没有疫苗的时代,确实有乙肝“父婴传播”,父亲把病毒传播给孩子的途径是生活中的微创伤。但接种疫苗后,孩子有了抗体,生活中的微创伤也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了。
精子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此外,还要注意一点,精子更不会把乙肝病毒传播给下一代!
如果精子会造成乙肝的“父婴传播”,那么,早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期,胚胎就已经被感染。如果这样,则乙肝父亲的后代必无一幸免。
有研究显示,乙肝病毒有高度的嗜肝性,在精子等其他细胞内无法复制、生存,所以,精子造成“父婴传播”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台州医科大学发表在2012年的《国际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乙肝父婴传播的研究结果显示,没有一例胎儿在子宫内检测到乙肝病毒DNA阳性,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标记的胎儿经过分析均来源于母亲,无一例来源于父亲。
孩子出生后经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随访到1岁,98%的孩子阻断成功,而父亲单方感染乙肝病毒的后代没有1例阻断失败。
结论就是:乙肝病毒通过精子携带感染孩子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已经实施乙肝疫苗常规接种的地区。
男性患乙肝,女性应接种乙肝疫苗
精子不会携带乙肝病毒,但精液则有可能携带病毒。精液携带病毒只会引起乙肝的性传播,因为精液不会跟随精子与卵子结合。所以,男性有乙肝,女性应当接种乙肝疫苗。
女性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后生育,抗体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可因此获得乙肝的先天性免疫,孩子一出生体内就存在乙肝抗体,根本不怕乙肝父亲!
所谓的乙肝“父婴传播”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要再用乙肝“父婴传播”去吓唬乙肝准爸爸了!
在乙肝疫苗时代,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已经下降到<1%,4岁以下的儿童仅0.32%,只要我们继续加强乙肝的母婴阻断,我们的下一代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消灭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