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直以来危害着我们多少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乙肝还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因为患有乙肝受牵连可不只是自己,还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同时乙肝妈妈还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宝宝。目前,唯一可以预防乙肝的方法就是打乙肝疫苗。在所有人出生的前6个月就要接种乙肝疫苗的。那么,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乙肝疫苗要打几针?
我国使用的乙肝疫苗是灭活血源疫苗,仅仅注射一针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作用。按规定用足三针,可使95%以上的少年和成年人产生免疫力。
如果没有感染乙肝的准妈妈,宝宝一般是按0-1-6的方法注射,也就是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内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
对乙型肝炎的准妈妈所生的小宝宝,在小宝宝出世以后一天之内、3月、6月各注射一次。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首先,注射前先进行检查
各种急性病期间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均不可接种乙肝疫苗,检查肝功能异常者先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待肝功能正常后再行接种。
如果接种乙肝疫苗前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则无需再接种。若“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则需加强注射。“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5年要复查一次。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则要进行复种,程序、剂量和时间同初种。
目前所用国产和进口疫苗均为基因工程疫苗,非血源性疫苗,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民众尽管放心使用。
其次,检查疫苗注射效果(即检查接种是否成功)
大部分的疫苗接种后,都不敢保证所有人都接种成功。乙肝疫苗也不例外。往往由于乙肝疫苗储存不当、接种不规范或个人的免疫系统低下等原因,乙肝疫苗会存在接种失败的可能。所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毕后,必须到医院检查乙肝五项,检验接种是否成功。
最后,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即检查抵抗力)
接种乙肝疫苗,机体会产生保护性的抗体表面抗体HBsAb。但HBsAb滴度是会在体内逐年消失的,也就是存在半衰期。研究表明,当HBsAb滴度小于10个国际单位时,表面抗体HBsAb便不足以抵挡乙肝病毒的侵袭。当乙肝接种失败或抗体滴度过小时,可以选择重新接种或注射加强针,具体解决措施,可以根据检查乙肝五项结果和抗体滴度咨询医生。
以上所介绍的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你都了解了吧。但是,提醒提醒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现在即使注射乙肝疫苗,也起不到应有的免疫作用。所以乙肝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