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结核病“卷土重来”?!五大核心疑问解析帮您远离结核伤害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8-23 19:59浏览:

 提起结核病,您是否觉得距离自己十分遥远?确实,随着结核病患病率的持续降低,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这种曾经困扰国人多年的“绝症”好像早就已经被消灭了。然而真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当前,这一杀手仍然在全球范围内“猖狂”活动。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3人口为结核病潜伏感染者,其中有5%~10%的人有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目前,结核病排在全部死亡原因中的前十名。而中国更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发病例数居全球第三位。
 
关注新闻报道的朋友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结核病传染疫情防控仍较为严峻:
 
据报道,2017年全年,该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数达37663人。全省登记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共1131例,86%患者年龄集中在15~22岁之间。另据新京报报道,2017年8月,湖南省桃江县四中班爆发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确诊79例高三学生为肺结核病例。
 
看到这儿,相信不少朋友有些担忧,是否结核病疫情又要爆发了?先别忙着恐慌,本期内容,药师将本着客观科学的态度向大家解读“结核病”五大核心疑问。虽然“结核菌”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但只要我们足够的了解它、认识它,结核病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结核病为何“卷土重来”?
 
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艾滋病在非洲等国家的出现和流行,艾滋病毒破坏了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失去了对结核病的防御能力,导致了结核病的暴发流行;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四十年没有新的抗结核药物问世,耐药菌株流行使结核病难以控制。
 
患上“结核病”,该怎么治?
 
结核患者一定要谨记抗结核治疗的十字方针,“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早期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当前仍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确诊要抓紧治疗。
 
初治病例不论病情轻重,因从未用过抗结核药物,其结核菌对抗结核药敏感,化学药物治疗可取得好的疗效。另外肺部病变可逆性大,早期治疗可避免组织破坏,少留后遗症,减少病人痛苦。从流行病学方面看,早期合理化疗,可以缩短传染期,达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
 
联合
 
联合用药是治疗的主要原则。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可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并可减少继发性耐药菌的产生。
 
适量
 
每种抗结核药物以发挥最大效果、病人能够接受且不引起毒性反应为适量。剂量过小,不能抑制结核菌的繁殖,易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剂量过大,则产生副作用。
 
至于用量多少可以成为“适量”,则视药物种类、使用方式、接受者年龄、有无并发症等情况不同又有一定差异。
 
规律
 
按规定的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坚持有规律的用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如随意更改治疗方案及自作主张随意停药或用药断断续续将达不到治疗效果,导致结核菌产生耐药。
 
全程
 
保证完成方案所规定的疗程是“治必彻底”的关键。疗程不满将会增加治疗失败率、复发率和传染源的数量。
 
治疗开始2-3周后,结核菌初步受到控制,菌量明显减少,痰菌开始阴转,随着药物的继续使用,不仅菌量继续减少,而且结核菌的活力也逐渐减弱,趋于半死状态,直至疗程全部完成时,希望所有结核菌被消灭,防止复发。
 
得了“结核病”,要花多少钱?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为结核病患者也提供了一定的诊疗免费政策,各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为初诊或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受户籍限制)提供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并为初次确诊和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标准疗程内的抗结核药品。
 
在北京,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都实施了减免肺结核患者诊疗服务项目的惠民政策。其中,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初诊患者提供免费的痰涂片、痰培养和胸部X线拍片检查。对登记管理的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抗结核药品以及相关检查。此外,在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为所有疑似耐多药患者提供免费耐药筛查,为确诊且能治疗的耐多药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免费检查,每月200元的营养交通补助。
 
哪些药物对于结核病的治疗有明确的疗效?
 
目前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疗效好而副作用相对少,是治疗初治结核病的首选用药,所以被称为一线药物。
 
二线抗结核药物主要为抑菌药,或者更易产生耐药性或者副作用较大,目前主要用于复治及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常用的有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等。
 
药师提醒您:
 
抗结核药物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肾功能的损伤,故治疗最初一个月每周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免发生严重反应。以后每月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痰集菌、痰结核菌培养等。
 
所有的抗结核药都应放在20℃以下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同时避免孩子接触。
 
必须按时规律服药,如间断服药,可能会产生耐药,耐药后不仅治疗周期长,难以治愈,治疗花费也比一般肺结核要高很多。
 
服药后如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手足麻木,甚至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和医生、药师联系,妥善处理。不要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结核病应该如何预防?
 
易感人群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肺结核患者经咳嗽、打喷嚏、吐痰、大声说话等方式将结核菌排出体外,漂浮在空气中,当呼吸道天然防病屏障被消弱时,一旦吸入,即可造成结核感染,成为潜伏感染结核病,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
 
开窗通风,回家洗手
 
居室和办公室应该定时开窗通风,不管天冷天热,习惯每天几次开窗换气。此外,要养成由公共场合返家后洗手、洗脸、更换鞋及外衣的习惯,避免将外界病原体带回个人生活环境。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是预防结核病的好方法。
 
不泡吧,不熬夜,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远离一些空气混浊的地方如网吧和酒吧等,避免长期泡吧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复活体内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
 
此外,在保持标准体重;劳逸结合,避免经常性的连续加班,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等方面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微笑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
 
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但可以保持精神上处于健康状态,还可以使人体的各项“防御机能”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杀灭外来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元凶)的入侵,保障身体永远处于健康状态。
 
每年体检一次
 
坚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目的是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及疾病,以便早期进行行为纠正、早期诊断疾病、早期治疗,将患病损失降到最低。
 
如果持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者痰中有血丝,就要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医院排查。
 
治疗新进展
 
富马酸贝达喹啉,一种二芳基喹啉类抗分枝杆菌药物,该药是全球45年来首个新的抗结核药物。
 
目前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药物大多发明于半个多世纪之前,随着中国以及全球抗结核药物耐药形势日益严峻,很多耐药患者临床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十分有限,久治不愈的结核病容易转为耐多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选择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