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如何防治流感呢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8-11 20:27浏览:

 最近,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朋友圈刷屏,作者写了自己的岳父从患上流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除了对求医细节进行详尽的描述,作者也多次反省了他们最初面对病情时的不重视:
 
老人本身的不重视:大冷天开窗、寒夜里不盖被子、患病后不戴口罩、顶着冷风步行往返……
 
家属们的不重视:没有阻止老人光膀子开窗;没有及时戴口罩,避免家人间的交叉感染;就医时没有及时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春运“也悄然开始,很多人了回家的路。春节期间,旅游、走访亲戚的同时,也不要忽略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2018年2月份,虽然中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出现下降趋势,但仍均处于冬季高流行水平。
 
认识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2天,典型症状有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酸疼、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5-7天。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飞沫
 
易感人群:流感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以下人群又是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
 
孕产妇
 
65岁及上成人
 
有慢病疾病者,如哮喘、心脏病、脑瘫等
 
肥胖者[体质指数BMI>30,BMI=体重(kg)/身高(m)2]
 
护理员和其他需要长期护理照看的人
 
区别普通感冒
 
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重症较明显,通常以高热起病(体温大于39℃),伴有咽痛、咳嗽、全身酸痛、不适、食欲减退等,重症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还可继发细菌感染。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往往是鼻部炎症,如流鼻涕、鼻塞、咽痛等,通常病程为自限性,可在几天内痊愈,也不会有其他严重并发症。
 
预防流感
 
面对流感来势汹汹,孕产妇和婴幼儿又是高危人群,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1.疫苗接种
 
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可以保持1年左右的当季流感病毒抵抗力。
 
流感病毒疫苗基本上是安全的,在儿童,有5~10%会有发烧的反应,也有可能有肌肉痛、疲倦等症状。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鼓励对于儿童、老人、慢性病或免疫障碍人群应在流感流行前及时接种疫苗。
 
2.注意饮食
 
在饮食上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多喝水,加强排泄。
 
3.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流感流行季节,应避免到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去,必要时应戴上口罩,尽量避免正面面对咳嗽打喷嚏的人群。
 
4.注意保暖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应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5.及时洗手
 
流感病毒虽然是经飞沫空气传播,但病人的手如果接触了自身的唾沫、鼻涕等,又去接触其他东西,很容易污染被他接触的东西。此时,如果你再去接触了这些东西,就很容易被传染上。
 
6.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平时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肘部捂住口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捂住口鼻而造成手部沾染呼吸道分泌物。
 
7.加强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