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乙肝病毒变异的三大原因,该如何预防?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8-08 21:10浏览:

 在乙肝治疗中,耐药情况一旦发生,原本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耐药会导致病情反复、疾病进展等不良后果,而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也会给后续治疗的选择带来极大的困难。
 
  造成乙肝病毒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一、乙肝病毒因素
 
  乙肝抗病毒治疗时,乙肝病毒会通过发生变异来避免药物的作用,即乙肝病毒做选择性变异而导致耐药。如果乙肝患者在治疗前乙肝病毒水平很高,其耐药发生率会比较高;相反则反之。
 
  乙肝病毒耐药的发生与治疗前患者的病毒水平有关。
 
  二、免疫因素
 
  乙肝病毒变异和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
 
  机体免疫活化之后,有抗病毒的功能,此时病毒有免疫逃逸机制,避免机体对它产生攻击,病毒常常通过变异获得免疫逃避的机会,那病毒就很容易出现变异。
 
  此外还与个体的差异有关,如由母婴传播感染的乙肝患者,或是肥胖的、有大量抽烟饮酒习惯的男性乙肝患者,耐药发生率会比较高。
 
  并非所有的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都会发生耐药,一些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治疗3~4年,只有少数患者发生耐药。
 
  三、药物因素
 
  由于药物作用于特定的部位,持续作用会导致这个部位的核酸改变,使病毒对该药物不再敏感,也就是耐药性变异。
 
  药物的耐药发生率跟药物抑制病毒的能力有关系,如果药物抑制病毒的能力很强,一下子把病毒压下去,病毒发生耐药变异的机会就小。
 
  如何避免乙肝病毒耐药
 
  规范用药
 
  乙肝患者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滥用药物。即使已经初见效果,也应进行巩固性用药。
 
  用药前进行耐药检测
 
  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要做乙肝病毒耐药检测能科学诊断出患者对哪种药物比较敏感,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药物,避免用错药导致乙肝病毒变异耐药。
 
  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
 
  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可分为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选择抗病毒药物时要全面结合病情及患者体质,干扰素不能随便停药,长期服用乙肝病毒轻易发生变异耐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也都有不可避开的耐药性。
 
  定期检查
 
  在治疗期间要定期去正规的肝病进行检查,时刻监控病情的发展,防范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