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2-25 07:51浏览:
次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右半结肠腔粗大,肠内粪便为液状,这段肠管的癌肿多为溃疡型,很少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但癌肿常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因此患者可有腹痛不适、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病质表现。
1.腹痛不适:约75%的患者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症状很像慢性阑尾炎发作。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约50%的患者有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
2.大便改变: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起初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3.腹块:就诊时半数以上患者可发现腹块,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受限,且有压痛。
4.贫血和恶病质:约30%的患者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出现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病质现象。
造成肠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很多患者得了肠癌,但是却不知道这种疾病形成的原因。肠癌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五种原因造成,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一一解析造成肠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良性肿瘤的恶变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大肠腺瘤恶变为癌,这说明直肠癌的病因与大肠腺瘤的关系极为密切。
2、息肉
大多数肠癌是在息肉的基础上发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发生率也是很多,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息肉发生率就很少,直肠息肉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这也是肠癌的病因之一。
3、炎症刺激
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可致肠粘膜渗出、水肿,反复的破坏及修复过程可致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上皮细胞间变,形成多发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肿。这是肠癌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4、饮食习惯
肠癌的高发区多为经济较发达国家,这与地区性差别和种族遗传因素无关,主要是饮食的习惯和营养方式的差别,如饮食中肉类、脂肪、精制碳水化合手含量多而又缺乏精纤维成分。
5、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同样属于肠癌的病因。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肠癌的形成原因,肠癌病人在生活中要多关注直肠癌的形成和哪些因素相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肠癌的治疗,还可以了解哪些原因会导致肠癌,从而我们可以用正确的方法预防肠癌。因为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不注意,都可能会引发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