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哪些人易得肠癌?怎样及早发现肠癌?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10-13 07:30浏览: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一个家庭短短几年内有两个甚至更多大肠癌患者也屡见不鲜,这给患者亲属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如果家里有亲属得了大肠癌,其他人也会得吗?怎样及早发现自己得了大肠癌?医生建议: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和一般危险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和一般危险人群?

  高危人群

  一.年龄:50到75岁之间;

  二.有家族病史:有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过大肠癌;

  三.现患有肠道各种病症(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者;

  四.患有大肠癌前病变(大肠腺瘤)者;

  五.曾经患过大肠癌者;

  六.家族有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七.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

  八.盆腔接受过放疗者;

  九.有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者;

  十.肥胖、吸烟、糖尿病、免疫力缺陷者等。

  医生建议:此类人群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检查无异常后,每5年进行一次全肠镜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医治。

  一般危险人群

  50岁以上,无肠道症状、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腺瘤性息肉、肠癌病史者等。

  医生建议:每年1次进行高灵敏度化学法FOBT或免疫法FOBT,5年1次乙状结肠镜(可与FOBT联合),或5年1次CT模拟肠镜,或10年1次全结肠镜,所有除全结肠镜检查阳性者均需再行结肠镜检查确诊。

  目前,比较少人主动做肠镜健康检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民众对大肠癌缺乏认识,二是民众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难于接受,甚至恐惧。这种恐惧心理使很多患者耽误了病情,致使临床上很多的大肠癌病例得不到早期诊治,错失治疗良机。

  肠镜检查的另一大意义,在于能发现并通过内镜微创处理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变。而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以阻断了其向癌转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