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10-13 07:27浏览:
次
说起便血,很多人都会想到痔疮,其实便血也可能提示消化道存在其他方面的隐疾,甚至可能是肠道恶性肿瘤的信号。怎样辨别大便带血这一直观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吧。
便血有“真假”,及时查原因。日常生活中遇到大便带血,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痔疮患者群体,不以为然,认为又是痔疮在捣乱;另外一种是很在意健康的群体,非常恐慌,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其实大便带血或是身体向您亮出的“黄牌”警告,因为几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不过,便血还有“真”“假”之分,您接着往下看。
假“便血”:食物药物导致大便变色。所谓的假便血是人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后引起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吃了动物血、红肉火龙果等食物后,大便就会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有时口腔或鼻腔内出血咽下后也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这些假性的便血在停用药物或食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大惊小怪。
真便血:或是肠道肿瘤“信号”。真的便血,一般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它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可能呈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临床上,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甚至是直肠癌等都可出现便血症状。
真便血颜色差异大,对应病变各不同:如何辨别大便带血是哪种因素导致的?从大便带血的颜色和是否带脓、有黏液等,可提示一些可能潜在的病症。
鲜血色的血便:良性病因较常见。如果便血颜色鲜红,多为急性(即时)出血,这类特点的便血常见于以下疾病:
痔疮: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但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肠息肉:一般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如果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直肠脱垂:肛门肿物反复脱出,久病后也可能在排便时出血。
肛裂: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带脓血黏液的大便:小心肠道肿瘤。如果排出的是脓(黏)液血便,就要注意了,你可能患了肠道恶性肿瘤,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出现便血及早排查原因:不管出现哪种情况的便血,哪怕是“疑似”的便血,都应及早排查原因。一般除了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之外,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专科体检,比如做肛门指检、电子肛门镜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等,有效避免误诊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