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外阴转移性癌(外阴转移癌)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22 18:04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外阴转移性癌与原发癌肿组织来源及病因相同。

  原发肿瘤的扩散主要通过静脉癌栓逆行转移到外阴,也可通过淋巴转移或直接蔓延而来。

  二、发病机制:

  转移途径:

  1、宫颈癌可由血循环及淋巴转移到外阴,也可直接经阴道累及外阴。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2、内膜癌、卵巢癌、绒癌可经血流逆行转移到外阴,也常通过圆韧带的淋巴途径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3、直肠癌可直接向周围组织浸润或经淋巴结转移到阴道和会阴。

  4、左侧卵巢静脉直接引流至左肾静脉,因此,原发肾癌外阴转移多来自左侧。

【症状】

  一、临床表现:

  1、首发症状:

  多为患者本人或体检时偶然发现外阴结节,呈单个或多发,肿瘤生长快。

  2、其次:

  外阴疼痛,少数可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不畅等泌尿系症状。

  3、一般症状:

  外阴病变多位于皮下,随着病情发展表皮溃破,易形成溃疡。少部分患者开始即呈糜烂、菜花状改变。

  二、相关检查:

  可行血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

  三、诊断:

  可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在外阴转移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地询问病史,尤其要注意既往有否妇科良恶性肿瘤或全身其他部位脏器的诊治病史。一般患者既往或正患有恶性肿瘤者,除有原发肿瘤的症状外,外阴出现痛性或无症状的肿快,

  诊断标准有以下几个:

  1、存在来源于外阴以外的原发灶;

  2、外阴肿瘤的病理形态或细胞形态符合来源组织肿瘤的形态;

  3、无怀疑肿瘤原发于外阴的依据。

【饮食保健】

  外阴转移性癌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首乌鸡蛋汤

  组成:首乌120克,鸡蛋4只。

  用法:将首乌煎取浓汤,煮鸡蛋4只。此为一日剂量,日服2次。

  (2)芝麻红糖粥

  组成:黑芝麻200克,红糖30克。

  用法:黑芝麻拣净,略炒,入瓶备用或捣柞装瓶。每次用2汤匙加红糖适量,蘸馒头或用开水冲服。

  (3)核桃芝麻粥

  组成:核桃仁200克,芝麻100克,粳米100克。

  用法:将核桃仁及芝麻各研末。粳米加适量水煮熟,再加入核桃仁、芝麻即可食用。

  (4)首乌山药羊肉汤

  组成:首乌30克,山药100克,羊瘦肉500克,生姜9克。

  外阴转移性癌吃那些对身体好?

  (1)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桃子、荔枝、马齿苋、鸡血、鳗鱼、鲍鱼、蟹、鲎、沙丁鱼、文蛤、玳瑁。

  (2)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

  (3)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4)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桃、蟹、石龙子、针鱼。

  (5)手术后,耗气伤血,宜多食补气养血之品,如大枣、龙眼、扁豆、粳米、荔枝、香菇、胡萝卜、鹌鹑蛋、藕粉、豆类等。

  (6)手术后的放疗:耗阴损液,宜多食滋阴养液之品,如菠菜、小百菜、藕、犁、西瓜、香蕉、葡萄、海参、甘蔗、百合等。

  (7)手术后的化疗:易气血两损,宜常食补养气血之物,如木耳、香菇、核桃仁、桑椹、苡米粥、红枣、桂圆、海参等。

  外阴转移性癌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5)忌公鸡、鹅、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等发物。

  (6)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护理】

  预后:

  宫颈癌的腺癌、低分化和未分化癌及肿瘤浸润深肌层者容易出现外阴转移。子宫内膜癌肿瘤累及中肌层以上、分化不良者也容易产生外阴转移。卵巢癌出现外阴皮肤的转移代表着卵巢癌的晚期和广泛转移,患者预后极差。

  Imachi认为宫颈癌患者出现皮肤转移者预后都比较差 只有少数患者生存超过12个月。

  来自中国2份较大的病例分析显示,虽然外阴转移瘤的预后较差但经过治疗后部分患者仍可达到长期存活。

  晁红霞等报道外阴转移性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29.5%,16.7% 。

  陈洁等报道外阴转移性癌生存率与晁红霞的报道基本一致,1,3 5年生存率分别为64.59%,30.15%,20.10%。

【治疗】

  一、预防: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对预防外阴癌有一定作用。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和产褥期阴部的卫生。

  4、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二、治疗前:

  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鉴别其他病症:

  一、血肿瘤标志物检测:

  1、定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一般是指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相比,增高特别明显而有显著意义的化学成分。

  2、分类

  (1)肿瘤组织产生,包括:分化抗原;胚胎抗原(AFP,CEA);同工酶(NSE);激素(HCG);组织特异性抗原(PSA,free PSA):粘蛋白,糖蛋白,糖脂(CA125);癌基因及其产物;多胺类等。

  (2)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后产生,包括:血清铁蛋白;免疫复合物;急性时相蛋白;同工酶;白细胞介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等。

  3、检测结果:

  可根据肿瘤分泌的标志物判断肿瘤的来源,可以早期发现诊断肿瘤,并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监测手段,但对于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特异性差。

  二、病理组织学检查:

  癌灶多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光镜下呈膨胀性生长的图像,多发性病损,无上皮内瘤病变,并可见广泛的血管浸润。

  转移性瘤与原发瘤的病理形态及分化程度基本一致。

  转移性鳞状细胞癌为真皮层中境界清楚的上皮细胞巢,并不侵犯表皮,而转移性腺癌有侵犯外阴鳞状上皮的倾向。恶性淋巴瘤转移灶位于真皮层内,一般不侵犯上皮。

  通过组织学检查首先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其次确定是原发或继发肿瘤。

  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1、定义:

  免疫组织化学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来识别细胞所含特殊成分,用以识别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类型。

  2、优势:

  细针穿刺细胞学方法(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能快速、安全、准确地诊断来自已知存在肿瘤的转移结节,FNAC结合免疫染色也能够有效的确定未知原发肿瘤的部位。

  四、电镜检查:

  在普通光镜检查肿瘤来源时出现不一致情况下,电镜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

  五、影像学和声像学检查:

  首先了解外阴部位病灶的大小、肿瘤侵犯骨盆及骨膜的深度、腹股沟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是否受累,然后根据外阴转移癌的可能的常见原发部位特点,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状况,利用影像学和声像学检查手段有针对性去寻找肿瘤的原发部位。

【鉴别】

  转移性外阴癌除与各种原发性的外阴癌相鉴别外,应与外阴炎症性包块、原发性良恶性肿瘤、非赘生性囊肿、疝气等相鉴别。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一、转移性Crohn病:

  1、简介:

  转移性Crohn病是Crohn病的一种罕见并发症,会阴皮肤也是Crohn病经常累及到的病损部位,应引起重视。

  2、临床表现:

  症状复杂多变,常常伴有活动性的胃肠道表现,但也可无其他系统的症状仅有皮肤病损。

  3、鉴别要点:

  Crohn病的皮肤病损有着极不同的肉眼观。皮肤病损呈结节性红斑和溃疡性改变,皮肤病损处病理呈增生性和息肉样改变。

  二、外阴原发性的异位乳腺肿瘤

  1、简介:

  晚期正常位置的乳腺癌生殖道的转移少见,卵巢和子宫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也有转移至外阴部位的报道。

  2、鉴别要点:

  原发性的外阴异位乳腺癌与转移性癌的区别在于转移性癌缺乏癌的一些原位因素。乳腺癌的原发部位及外阴病灶部位有一致的组织学类型和一定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将有助于外阴转移性癌的诊断。

  三、疝气:

  1、简介: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多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2、临床表现:

  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

【并发症】

  由于外阴转移癌为其他地方的原发癌转移过来,所以也能表现出原发病的症状。如原发癌为子宫内膜癌的外阴转移癌,在绝经期前后常有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

  另外,癌症患者往往抵抗力较差,后期可发生感染、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