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阑尾肿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21 06:53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黏液囊肿形成的关键,而阻塞的发生可以来自阑尾黏膜的慢性炎症,瘢痕收缩和异物嵌顿,也可因阑尾壁的粘连、扭曲和受压而引起。管腔阻塞后,远侧阑尾腔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逐渐在腔内潴留,最终导致阑尾腔的膨胀、扩张而形成囊状,待腔内压力升高到影响管壁的营养供给时,黏膜上皮才停止分泌黏液,囊肿不再增大。由此可见,阑尾黏液囊肿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条件。

  1.阑尾腔的阻塞 特点为逐渐形成的、机械性和完全性的阻塞。

  2.阑尾黏膜功能正常 阻塞后远侧阑尾黏膜能正常分泌黏液。

  3.阑尾的内环境 无细菌存在,不发生化脓感染。

  (二)发病机制

  阑尾肿瘤的病理类型常见有3种:

  1.阑尾类癌 在消化道类癌和阑尾肿瘤中最多见,约占所有阑尾肿瘤的90%。类癌又可分为纯类癌、腺类癌和类癌腺癌混合型3种。病灶绝大部分位于阑尾远端,肿瘤直径在1cm以下占70%~90%,2cm以上占1%左右。2cm以下较少转移,发生转移者仅占14%~33%。个别报道肝转移和类癌综合征。在镜下常见肿瘤侵犯肌层和淋巴管。术中触及阑尾的坚硬球形肿块,切面呈黄色或灰黄色,应高度怀疑。腺类癌,较一般类癌恶性度高,15%可发生转移。

  2.阑尾黏液性肿瘤 囊肿大小为数毫米至10多厘米不等,分为潴留性囊肿、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和恶性黏液性囊腺瘤,但肉眼难以区别良恶性。黏液囊腺癌可侵犯阑尾壁黏膜层以外的癌组织,可发生腹膜种植,并可在腹腔黏液中找到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

  3.腺瘤与腺癌 分为绒毛状腺瘤、平滑肌瘤、神经瘤等。

  4.其他 以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为主,恶性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罕见。

【症状】

  阑尾肿瘤体积较小时多无特殊症状和体征。术前不易确诊,多数病例是在阑尾切除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时发现。当肿瘤较大或阻塞阑尾腔造成腔内压力增高或压迫阑尾系膜引起阑尾缺血、充血并继发感染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疼痛特点与急、慢性阑尾炎很相似,故早期常误诊为阑尾炎。

  当肿瘤体积较大或恶性肿瘤与周围组织浸润、粘连时,在右下腹部可触到肿块。所以在诊断时要反复了解腹痛历史。阑尾肿瘤的腹痛多有一个慢性过程,且经抗炎治疗后腹痛及肿块无好转。另外,恶性肿瘤有结-直肠癌的其他症状,如便血、贫血、腹水及远处转移等。

  1.阑尾黏液囊肿 常无症状或表现为右下腹不适、右下腹肿块。其特点有:

  (1)在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史后右下腹仍有肿块。

  (2)肿块增大缓慢,表面光滑有弹性,边界清可活动,可有轻度压痛。

  2.阑尾类癌 以纯类癌常见,预后好,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3。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1)急性阑尾炎症状。

  (2)慢性右下腹痛。

  (3)类癌综合征(罕见)。

  (4)个别病人右下腹可触及肿块,而一般状况良好。

  阑尾类癌病人可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面部潮红、腹泻、痉挛性腹痛、喘鸣及右心心瓣膜病等症状,但发生率很低。

  3.阑尾腺癌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无症状,阑尾腔梗阻而表现为感染症状少数为右下腹肿块或急性肠梗阻症状,极少数表现为肠道出血、肠套叠症状。阑尾腺癌可有下列特点:

  (1)阑尾炎症状不典型或表现为阑尾脓肿,经积极治疗一度消退又复发。

  (2)右下腹实质性肿块。

  (3)阑尾短缩、增厚,阑尾腔闭塞,或根部有坚硬肿块者。

  (4)阑尾切除术后发生长期不愈的瘘管。

  1.术前诊断 阑尾肿瘤术前诊断困难,常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右下腹炎性包块等。凡有不典型阑尾炎病史、右下腹长时间不适或隐痛、右下腹肿块、下消化道出血、回结肠套叠等而原因不明者,应常规行钡灌肠检查。如有以下情况则提示有阑尾肿瘤的可能:①阑尾腔可见明显充盈缺损;②阑尾不显影;③盲肠有压迹。对于右下腹包块者应行B型超声或CT等检查以提高术前诊断率;纤维结肠镜检查除对阑尾基底部肿瘤有意义外,对诊断无大帮助。

  2.术中诊断 阑尾切除术中对阑尾的触摸检查十分重要,术中如发现阑尾较为粗大,触之有硬结,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剖开肉眼检查标本,必要时做冰冻切片检查。若条件不允许,应尽可能完整切除阑尾及病变。如病变位于阑尾根部应行全阑尾切除,甚至包括部分盲肠。系膜处理应尽可能远离阑尾切断。注意系膜淋巴结有无肿大,所有阑尾标本均应常规石蜡切片组织学检查。阑尾切除术中发现有黏液应排除黏液囊肿。

【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合并阑尾急性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可升高。

  1.B超 腹部B超不易发现体积较小的阑尾肿瘤。当肿瘤较大时,黏液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或有分隔回声,周边整齐、清晰,有轻度压痛。无阑尾切除史。恶性肿瘤多呈分布不均的低回声区,中间可有钙化或坏死液化区,境界不规则,较晚期肿瘤可发现肝脏转移灶。

  2.X线钡灌肠

  (1)多数病例阑尾不显影,少数近端可显影,远端中断。若钡剂进入囊肿腔内可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影。

  (2)盲肠下端内侧由肿瘤压迫而引起的弧形压迹,恶性肿瘤累及盲肠时可见充盈缺损及基底部变窄。

  3.腹部平片可见钙化及肿瘤阴影。

  4.CT及内镜 可协助诊断。一经发现肿瘤应与卵巢、大网膜及盲肠等部位疾病鉴别。

【鉴别】

  一经发现肿瘤应与卵巢、大网膜及盲肠等部位疾病鉴别。

【并发症】

  1.当肿瘤较大或阻塞阑尾腔造成腔内压力增高或压迫阑尾系膜引起阑尾缺血、充血并继发感染。

  2.肿块压迫膀胱出现尿频、尿急等,压迫输尿管表现为腰部胀痛、肾盂积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