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6-18 20:29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脑结核瘤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尤其常见于肺结核。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结核发生血行播散停止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可有许多结核菌存留,一旦细胞介导的免疫发生变化,结核菌即可形成小结节,这些结节并不扩散破入蛛网膜下腔,故不形成脑膜炎,而是在脑实质内发展,形成外围有致密纤维的大小不等的结核球,一般直径小于1cm。这些结核球呈黄白色或灰黄色,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机体防御能力强者可完全形成钙化。极少中心液化形成单纯性脓肿。脑膜上的结核结节可扩大形成扁平状结核球。
病灶以单发者多见,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幕下以小脑半球为主,小儿患者多见;幕上则以额、顶叶多见,其他脑实质内少见,如脑干、胼胝体、松果体,亦可见于脑室内和脑池内,如鞍区、枕大池、桥小脑角,尚可见于脑膜。多发者可同时汇集在同一脑叶内或同时在左右大脑半球及幕下,有时可成堆局限在脑表面。结核球病变区常有脑膜粘连,特别是颅后窝更多见,有人统计高达80%。结核球在脑内多位于脑表层,也可位于脑深部,其包膜较硬,与周围界限清楚,周围的脑组织有水肿,血供少。
临床表现
多慢性起病,病程多为数周,也可起病不明显病程更长。小儿可因突然癫痫发作而查出。根据临床上有无活动性结核病灶,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全身型和局限型。
1.全身型 病人同时存在其他脏器的活动结核性病灶,表现为全身情况差、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若为肺结核,可有咳嗽、咯血、胸痛等。其他如淋巴结肿大,甚至粟粒性结核伴结核性脑膜炎,此型少见,一般病情较重。
2.局限性 无其他脏器明显活动性结核病灶,临床上以颅内病变为主。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早期发生率约为10%~27%)。幕上半球病变以癫痫发作最为常见,发生率达85%;尚可有偏瘫、失语、视力改变等。幕下病变可先出现颅内压增高征,随后出现眼震、共济失调等局灶症状。脑干病变可先出现脑神经功能障碍,以后出现交叉性瘫痪等。总之,可因结核球的单发、多发、大小及所在部位的不同而临床表现也不同。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配合辅助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诊断要点为有颅外结核病灶史;慢性病容;3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多见;病程多为亚急性;有颅内增高征和局灶性神经系体征,尤其有癫痫发作。
1.患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高维生素 结核病患者应重点补充维生素A、B、C、D。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C有利于病灶的愈合和血红蛋白的合成;B族维生素可加快人体的代谢过程,有促进食欲的作用;维生素B6还能对抗由于使用异烟肼治疗而引起的副作用。在我国的膳食中,新鲜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摄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乳、蛋、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A;酵母、花生、豆类、瘦肉等富含维生素B6。因此,结核病患者应多吃上述食物。此外,该病患者应经常进行日光浴,多参加
预防常识:
脑结核瘤是一种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病的颅内肉芽肿,结核病俗称“肺痨”,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治疗以预防为主,防止接触传染源。出生后接种疫苗,即可获后天免疫力。病人如出现贫血、盗汗、消瘦、乏力、低热等结核征象,及时找医师诊断治疗,并自我隔离,以免感染传播,同时按医嘱使用抗结核药治疗。患有结核病,同时出现颅内高压症状和脑损害症状,则找专科医师检查,一般做头颅CT扫描或MRI检查,即可诊断,本病全身型者,先抗结核治疗,按医嘱使用抗结核药;局限型者,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实验室检查
部分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脑脊液检查压力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他指标多正常或轻微改变。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球,只表明其可能性小。
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结核球的分期及结果如下:
(1)早期(炎症反应期):胶原纤维少,呈等密度,不显示肿块,周围为低密度脑水肿,在额叶呈“漏斗状”,在颞枕顶区呈“三手指状”,强化不均匀。
(2)中期(炎症消退期):胶原组织增殖,内含干酪样物质,呈小盘状高密度,周围是低密度脑水肿,呈明显环状强化。
(3)晚期(结核球钙化结节期):病变呈圆形或卵圆形,平扫为高密度影,无脑水肿;增强后呈现“靶征”,即环形强化包绕着中心结节状钙化或增强的病灶,这是典型的结核球的表现。
(4)硬脑膜结核球可导致颅骨过度骨化,与脑膜瘤相似。
(5)结核性脑脓肿,中心区表现为典型的低密度区。
2.MRI扫描 结核球在T1加权像上为低或略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大多信号不均匀,表现为低、等或略高信号。结核球中心干酪样坏死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也可呈模糊不清的同心圆状分层像,周围包膜呈低信号,并有高信号的水肿带环绕。这种有水肿带包绕者,表明结核球尚未成熟。MRI比CT扫描更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脑干的结核球与神经胶质瘤两者在MRI都表现长T1和短T2,同样,病灶周围水肿在T2加权像上均高信号,因此,两者在MRI图像上不易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