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肺部良性肿瘤(肺良性肿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16 08:54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二)发病机制

  肺部良性肿瘤可按其部位分为两型:

  周围型:也称为周边型,肿瘤起源于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实质内,约90%的下呼吸道良性肿瘤为周边型。周边型良性肿瘤约75%位于脏胸膜下,近60%<3cm,绝大多数表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分界清的结节。

  中心型:也称为中心型,肿瘤起源于段或段以上支气管,向管腔内或外生长;约占下呼吸道良性肿瘤的10%。

【症状】

  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在X线检查时发现。良性肿瘤可有症状:咳嗽、声嘶、肺部感染和咯血等。肺良性肿瘤根据其分类不同症状也不同。

  周围型良性肿瘤的大小及部位决定其表现,很少引起临床症状,60%以上无症状,仅查体时放射学检查偶然发现,近90%查体无相关体征。少数病人可因瘤体较大、邻近支气管或其他不明原因而有临床症状,最常见咳嗽及非特异性胸痛,也可胸闷、咯血丝痰、乏力等。

  中心型良性肿瘤的大小及活动度决定其表现,多数病例有明显的症状及体征。体积较小的气管、支气管肿瘤,多无任何症状。而较大的肿瘤,因不完全地阻塞气管,可闻及喘鸣音。如果肿瘤大部或完全地阻塞呼吸道,引起:①支气管内分泌物的清除受限,可导致反复发作的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等;②通气受限导致远端肺不张或肺气肿。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喘鸣甚至咯血等症状。

  临床上常见的肺良性肿瘤特点:

  1.肺错构瘤 发病率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占第1位,人群发病率为0.25%,占肺部肿瘤的8%,占良性肺肿瘤的75%~77%,占肺部“硬币样”病变的80%。其年发病率为1/10万。肺错构瘤的来源和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假说认为,错构瘤是支气管的一片组织在胚胎发育时期倒转和脱落,被正常肺组织包绕,这一部分组织生长缓慢,也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不生长,以后逐渐发展才形成瘤。错构瘤大多数在40岁以后发病这个事实支持这一假说。WHO将错构瘤分为以下3类:①软骨瘤样错构瘤:此型最为常见,典型的表现为伴有纤维及脂肪组织的软骨结节,并混有支气管上皮。在软骨或结缔组织内可发生钙化或骨化,并可在放射学上表现出来。增长缓慢通常无症状,但可常规放射学检查或尸检发现。②平滑肌瘤样错构瘤:瘤体的主要成分是平滑肌和细支气管,准确的性质不详,应与平滑肌增生相鉴别,后者发生在慢性肺部疾病。③周边型错构瘤:位于胸膜下,可多发,周边型错构瘤的一种类型不同于软骨型错构瘤,有单一的非纤毛、管状上皮,伴不成熟的黏液基质。

  (1)病理:错构瘤病理学特征是正常组织的不正常组合和排列,这种组织学的异常可能是器官组织在数量、结构或成熟程度上的错乱。病理构成主要是软骨、脂肪、平滑肌、腺体、上皮细胞,有时还有骨组织或钙化,肉眼观察瘤体呈球形、卵圆形,周边的结缔组织间隔使其分叶,无包膜,但分界清,决无浸润,仅个例恶性报道。比较气管内与肺内错构瘤,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软骨、脂肪、成纤维细胞及骨组织,但各种成分所占比例明显不同。

  肺实质内错构瘤的成分80%为软骨,12%为成纤维细胞,而脂肪及骨组织分别占5%和3%。正常肺组织与瘤体之间多分界不清或呈乳头状,此为成纤维细胞向瘤体外生长到肺泡壁所致。瘤体总是包含有肺泡Ⅱ型、纤毛、非纤毛或分泌黏液的细支气管上皮的细胞,此为瘤体是多中心成熟的证据。瘤体周围常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嗜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部分可见浆细胞肉芽肿或非干酪样肉芽肿,但肉芽肿的检查,均未见微生物存在的证据,此类病人并非结节病患者。多发的错构瘤,在多数病例中,不同瘤体的组织成分是相似的,仅少数病例不同,或以软骨成分为主、或以纤维组织成分为主。

  支气管内错构瘤的成分软骨样组织占50%、脂肪占33%、成纤维细胞8%、骨成分占8%。软骨样组织与气管软骨无解剖关系,骨成分总是位于软骨成分中,并显出是由软骨化生而来的。幼稚的、激活的成纤维细胞无序地散布在软骨周围,分泌浆液、黏液的腺体散布在脂肪与成纤维结构中,肿瘤的表面由呼吸道上皮覆盖。软骨组织常呈结节状,使瘤体表现出分叶状的特性,可能为多中心生长所致。75%的瘤体表面光滑,25%表面呈乳头状。

  (2)症状:文献报道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1~3∶1。发病的高峰年龄在60~70岁,86%的患者有吸烟史,平均吸烟史为44包,绝大多数肺内错构瘤(约80%以上)生长在肺的周边部,紧贴于肺的脏层胸膜之下,有时突出于肺表面,仅少数引起症状,查体也没有阳性体征。只有当错构瘤发展到一定大小,足以刺激支气管或压迫支气管造成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时才出现咳嗽、胸痛、发热、气短、血痰,甚至咯血等临床症状。相反,气管、支气管内错构瘤绝大部分在确诊前3个月内可有呼吸道症状,平均40%有一种或多种肺部症状。症状以咳嗽、憋气及反复发作的肺炎最为常见,咯血及胸痛等症状少见。临床体征,如哮鸣音或管性呼吸音。

  肺错构瘤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常见有以下的全身性疾病。Carney’s triad(Carney三联征):即支气管软骨瘤、多发性胃平滑肌肉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Cowden综合征: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器官的多发错构瘤病。错构瘤综合征:合并其他发育异常或良性肿瘤的肺错构瘤称为错构瘤综合征,此类病人多为Cowden综合征患者。合并疾病包括:各种疝、高血压、动脉狭窄、先心病、消化道憩室等。其特点:①75%有两种以上疾病;②都为少见或罕见病;③病情较常人重,但因合并的疾病多无特异性,且无明显的相关性,故有人提出反对。

  (3) X线检查:肺错构瘤多为单发,仅2.6%为多发,且多发者多为2个瘤体。位于肺实质内错构瘤较多见,90%以上位于肺周边,支气管腔内型极少见。在右肺的较左肺多,在下叶的较上叶多,部分发生在右中叶和左上叶舌段。肺错构瘤的瘤体较大,直径在0.2~9.0cm,最大直径可达30cm,平均1.5~1.9cm。位于支气管内的错构瘤较少见,占1.4%~19.5%,支气管内错构瘤体积较小,直径为0.8~7.0cm,平均为2.1cm,以1~3cm最多见。

  80%为圆形,20%有分叶。10%~30%可见钙化,以偏心钙化最多见,中心型钙化少见;爆米花征是肺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多见而且不是肺错构瘤所独有(图1)。

  

【饮食保健】

肺部肿瘤适宜吃什么?  1)宜多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肺肿瘤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蛎、海蜇、黄鱼、海龟、蟹、鲎、蚶、海参、茯苓、山药、大枣、乌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鱼。

  (2)咳嗽多痰宜吃白果、萝卜、芥菜、杏仁、橘皮、枇杷、橄榄、橘饼、海蜇、荸荠、海带、紫菜、冬瓜、丝瓜、芝麻、无花果、松子、核桃、淡菜、罗汉果、桃、橙、柚等。

  (3)发热宜吃黄瓜、冬瓜、苦瓜、莴苣、茄子、发菜、百合、苋菜、荠菜、蕹菜、石花菜、马齿苋、梅、西瓜、菠萝、梨、柿、橘、柠檬、橄榄、桑椹子、荸荠、鸭、青鱼。

  (4)咯血宜吃青梅、藕、甘蔗、梨、棉、海蜇、海参、莲子、菱、海带、芥麦、黑豆、豆腐、荠菜、茄子、牛奶、鲫鱼、龟、鲩鱼、乌贼、黄鱼、甲鱼、牡蛎、淡菜。

  (5)宜吃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鹅血、蘑菇、鲨鱼、桂圆、黄鳝、核桃、甲鱼、乌龟、猕猴桃、莼菜、金针菜、大枣、葵花籽、苹果、鲤鱼、绿豆、黄豆、赤豆、虾、蟹、银豆、泥鳅、塘虱、鲩鱼、马哈鱼、绿茶、田螺。 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戒除吸烟,这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

  (2)少饮烈性酒;

  (3)不吃霉烂变质食物,少食腌制食品;

  (4)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食过烫食物;

  (5)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6)忌油煎、烧烤等热性食物。

  (7)忌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

  (8脂肪摄入勿过多,摄入量控制在摄入总热量的30%以下,即每日食取的动植物性脂肪50g~80g;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供应10g纤维和一般水平的维生素

  (9)少吃烟熏食品;

【护理】

  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一。肺癌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

  1、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对于不适宜手术的患者放疗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治疗方法。放疗的目的在于对确定的肿瘤体积给予精确的辐射积量,同时使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仅受到极小的损伤,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患者长期高质量的存活。放疗对某些患者则可作为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如缓解疼痛和减轻症状。

  肺癌放疗包括单纯性放疗、术前放疗和术后放疗。

  根治性放疗: 适应于有手术禁忌症或拒绝手术的早期肺癌病人。

  术前放疗: 适应于对直接手术在技术上有困难的中期偏晚的肺癌病灶。术前放疗能提高手术切除率,特别是对肺尖癌,术前放疗可以减少肿瘤与胸壁和肋骨的粘连,使手术切除彻底性提高。

  术后放疗: 适应于以下情况之一:手术后可见残留 的肿瘤、手术后的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标本的边缘有肿瘤侵犯;手术中没有作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转移。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增加肉眼可见肿瘤的照射剂量,所选择的放疗体积日趋减小。

  姑息性放疗

  对肺癌所导致的上腔静脉压迫征和远处转移(如:骨转移、脑转移等)的病人,放疗是最好的 姑息疗法,能 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疗

  腔内放疗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后装近距离放疗机将高剂量率的放射源(直径1mm)直接放到气管、支气管腔内进行近距离照射。其优点是照射范围较局限,仅2~3cm直径,在此范围以外放射剂量急剧下降,因而有利于肿瘤周围正常肺的保护,缺点是不能用于治疗体积》3cm直径的肿瘤。

  适应于支气管原发肿瘤位置浅表者;腔内型肿瘤,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者;放疗后复发病例作为姑息治疗。

  2、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的20%左右,具有恶性度高、生长快、早期出现远处广泛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目前认为小细胞肺癌是全身性疾病,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放疗配合化疗应用。现有放疗三维治疗计划和质量保障系统,立体定向放疗以及即将实施的调强放疗,对提高肺癌放疗疗效及保护正常组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3、肺癌放疗注意事项:

  (1)病人放疗前需血常规,白细胞》4x109/L、血小板》8x109/L可开始放疗。以后每周至少查1次血象。

  (2)放疗疗程进行中及放疗后1个月内,有可能发生放射性肺炎。轻者无症状,急性放射性肺炎伴有高热,胸痛,咳嗽,气急等,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其诱因,因此特别是冬季应注意保暖。

【治疗】

  误区一: 低焦油香烟不会有太大危害

  有研究表明,吸低焦油含量的香烟并不会降低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抽中等焦油含量香烟和低焦油含量香烟的人,死于肺癌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因为,烟草中除了焦油外,还有其他多种致癌物质。所以,对于广大烟民来说,保障健康、预防肺癌的最好方法就是远离烟草。

  此外,由于烟民改吸低焦油烟草,吸烟支数的增加和吸烟力度的加深也是导致低焦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要原因。当烟民选择低焦油香烟而非一般香烟时,往往会更深地抽每一口烟,这样就会吸入更多的尼古丁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误区二: 忽视厨房油烟和装修中的有害物质

  由中医药大学“肺癌”课题组最新公布的一项长达5年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接触高温油烟产生有毒烟雾,损伤呼吸系统细胞组织,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现在许多都市家庭的厨房都比较小,又没有抽油烟机装置,厨房油烟污染严重。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很少打开窗户烧菜,同时许多厨房和客厅卧室相连通,煎炸烧烤炒造成的高温油烟久久不散,其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对健康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喜迁新居。然而,绿色房屋装修材料的使用率仍然不高,一些不健康的装修材料产生很强的刺激性物质,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癌。有些房间装修刚刚结束,刺激性味道尚未消除,全家人就搬进去居住,也对健康危害极大。

  专家认为,要注意尽量避免室内油烟、厨烟和室内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在厨房安装效果良好的抽风设备、选择绿色装修材料和改变不健康的烹调饮食方法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误区三: 高危人群只做胸部透视

  医学界把每天吸烟的支数乘以吸烟的年数称之为“吸烟指数”,如果每天吸烟大于20支、吸烟长于20年,吸烟支数就大于400了,这部分烟民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专家强调,每年的健康体检并不能代替恶性肿瘤的筛查,体检的检查项目同恶性肿瘤的筛查项目是有区别的。临床上经常碰到刚刚参加过单位组织的体检认为健康的人,2-3个月后进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阴影而确诊肺癌的情况。

  对于年龄大于55岁,“吸烟指数”大于400的烟民来说,每年体检时单靠胸部透视或一张胸片是不够的,至少应该进行胸片正、侧位检查,最好要作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才有可能发现早期的肺部病变。

  对于中老年人和癌症高发地区居民来说,在常规健康体检时也应该增加正、侧位胸片检查或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出现刺激性干咳等呼吸道临床症状时,也应该到医院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都有利于早期发现肺癌。

【检查】

  1.X线检查 中心型良性肿瘤胸片很少见到瘤体,偶见肺门圆形阴影,多仅能显示其继发的肺部病变,如: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气管正侧位像有助于发现、定位气管内肿瘤,以侧位像更为清晰。周边型良性肿瘤的胸片为:边缘清晰、密度均匀、致密肿物影,无空洞,偶见钙化。

  2.胸部CT或体层检查 中心型良性肿瘤多可清楚地显示瘤体,明确其部位、大小、管腔阻塞的程度及肿瘤累及的范围。周边型良性肿瘤因良性肿瘤的成分多样性,故结节的密度不匀,CT值可在-100~ 150HU,故CT值的标准差多>30HU;而恶性肿瘤多因瘤体组织成分单一,故结节密度均匀,CT值多在35~55HU,标准差<30。

  3.支气管造影检查 良性肿瘤支气管造影有助于诊断支气管内肿瘤,可见肿瘤闭塞支气管腔等影像学特点,但此项检查目前已较少采用。

【鉴别】

  肺部良性肿瘤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不易与早期肺部恶性肿瘤鉴别。且后者多发;良性病变可能恶变;良性病变可能伴有恶性病变(28%肺错构瘤伴有原发恶性肿瘤)。故因准确区分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性,目前认为,积极的微创手术是诊断及治疗肺周边型良性肿瘤的最佳手段。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