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5-31 09:53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皮脂腺的原发肿瘤,致癌因素尚不明。动物实验中,有在大鼠外耳道的皮脂腺或皮肤上用化学致癌物质诱发皮脂腺癌成功者。
(二)发病机制
基本病变为癌细胞含有脂质,大小不等、形成不规则的皮脂腺小叶,无包膜。小叶周围部分多为未分化的基底细胞,小叶中央仍可见皮脂腺细胞,而异形皮脂腺细胞则混在其中。间质为结缔组织。按分化程度瘤细胞分两型。
1.未分化癌细胞 与基底细胞相比,胞浆较多,嗜酸性,细胞和胞核的大小和形状不一,核分裂象多见。
2.较分化癌细胞 胞浆丰富,有小空泡。胞核明显异型。
多发生于老年男性患者。主要发生于上眼睑睑板(75%),由眼睑麦氏(Meibomian)腺和蔡氏(Zeis)腺发生。但也可以发生于含皮脂腺的任何部位。除眼睑腺最多见外,其次为头、颜面和头皮,躯干。偶亦发生于外阴、外听道、跖部、手足背部、喉/咽和口腔。发生于眼睑处者可起源于睑腺小叶或导管,或称眼睑睑板腺癌,我国多见,上睑比下睑发病率高,转移率较高,常可见到广泛转移,20%~30%可发生致命性转移。而少数发生于其他部位者可发生局部转移。肿瘤为单个深在无自觉症状的斑块,黄或橙黄色、坚实性结节或斑块,直径常小于2cm,但可达5cm甚至20cm,顶部中央破溃成凹陷性溃疡,一般发展较慢,如增长迅速,可形成菜花样,伴继发性感染,并常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发生眼睑以外的其他部位者,常为单个淡红色结节,直径1~4cm,甚或更大。本病亦可见于Muir-Torre综合征。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1.临床特点 老年男性,发生于眼睑、头皮处的黄、橙色坚实性结节或斑块,顶部可有凹陷性溃疡。
2.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