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膀胱平滑肌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5-31 09:34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作者认为与炎症刺激或胚原性因素有关。膀胱平滑肌瘤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与子宫肌瘤相仿,且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达10%,揭示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生似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根据肿瘤部位与膀胱壁的关系分为膀胱黏膜下、膀胱壁间和膀胱浆膜下3型,其中以膀胱黏膜下型最为常见,约占63%,其次为膀胱浆膜下型,约占30%,膀胱壁间型占7%。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膀胱黏膜下型平滑肌瘤有时可形成似带蒂的膀胱肿瘤。肿瘤常在膀胱后壁,有完整的包膜,肿瘤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平均直径约为6cm左右;多为单发,国内、外均有多发的文献报道。组织学观察肿瘤由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构成,瘤细胞呈梭形,胞质丰富,边界清楚,有纵行的肌原纤维,染色呈深粉色,胞核棒状,两端钝,无间变,无核分裂,瘤细胞聚集成束,成编织状或漩涡状排列,在平滑肌纤维间有时有不等量的纤维组织。

【症状】

  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有关。黏膜下型肿瘤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肿瘤较大或位于尿道内口附近时,可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可因肿瘤阻塞尿道或从尿道脱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壁间型肿瘤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时突入膀胱腔亦可致血尿、尿频或排尿困难。浆膜下型肿瘤则以盆腔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可以通过B超、IVU、CT、MRI、膀胱镜的检查、结合临床体征确定。

【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尿常规检查:伴有血尿时可有红细胞。

  B超检查可判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和范围,对诊断膀胱平滑肌瘤是最经济、实用的检查方法,可经腹或直肠进行,通常表现为低回声肿块,肿瘤表面膀胱黏膜为强回声。CT表现为膀胱壁的实质性肿瘤,CT值在30 Hu左右,肿瘤较大时可见肿瘤中心有坏死区。MRI可通过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和范围,也可了解邻近脏器的情况(图2)。膀胱镜检查发现被覆正常膀胱黏膜的膀胱壁内肿块应考虑到膀胱平滑肌瘤,但当肿瘤表面黏膜形成溃疡或糜烂时,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

【鉴别】

  膀胱平滑肌瘤表面坏死或膀胱内合并感染时,需与膀胱癌鉴别,仅靠膀胱镜难以确诊,在诊断有困难时,可取活检或应用尿细胞学检查以资鉴别。

【并发症】

  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