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5-28 08:34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清,部分可能是肿瘤样畸形或错构瘤所致。骨血管瘤是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将其单独分离。从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前者多见于脊柱和颅骨,后者多见于扁骨和长管骨干骺部。
(二)发病机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由肿瘤样增生的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或静脉窦掺杂于骨小梁间组成的良性病损,其中一部分是肿瘤样畸形或错构瘤,而另一部分是真正的良性肿瘤。
骨血管瘤有时与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时存在。
大体上见肿瘤位于骨壳内,骨质普遍稀疏,呈蜂窝状,内有粗大、硬化而分布不均的纵向骨嵴,与正常骨分界明显。肿瘤呈暗红色或灰红色,血管丰富。肿瘤组织为灰红色或暗红色,极易出血,肿瘤使骨质膨胀变薄,在肿瘤壁上常见到粗糙而硬化的不规则骨嵴。
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窦及扭曲的毛细血管构成。海绵状血管瘤的组织,大多是密集的薄壁扩张血管,属于毛血管或小静脉,血管中充满红细胞,肿瘤边缘可有残存的正常骨小梁,在肿瘤组织间可见到脂肪性骨髓。血窦实际上为扩张的薄壁静脉,只有单层内皮细胞内覆。毛细血管大小不一,厚度不等,血管之间为脂肪性骨髓间质。
【临床表现】
本病高发年龄为10~30岁,男女患者之比约2∶1。好发于脊椎与颅骨,其他骨中少见。国外尸检脊椎骨血管瘤的发生率可以高达11%。因绝大多数无症状,故临床上遇到的患者不多。据统计,15%的骨血管瘤发生于脊柱,占脊椎所有良性肿瘤的8%~11%,尤其多见于胸椎下段与腰椎上段,主要为椎体,附件的血管瘤很少见。
症状及体征: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或并有患部肿胀,或产生肿块。位于表浅部位的肿瘤,疼痛与肿块常同时出现。肿块为骨性硬度,表面皮肤没有变化。位于颅骨时偶有多发性的,一般不产生神经症状。位于脊椎者可有局部酸胀疼痛,脊椎僵直,活动受限。脊椎血管瘤病变可侵入椎管压迫脊髓呈现进行性截瘫,如合并椎体病理骨折则可产生完全截瘫。如血管瘤自椎体蔓延到椎板及棘突时,则可能触到肿块。
大多数骨血管瘤无症状,多在无意中发现,少数有轻微的疼痛,发展慢,症状轻,缓慢加重,位于脊椎者可有神经症状与体征。多为单发,少数可多发,有时与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时存在。大多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术前多数可根据影像学表现作出临床诊断,特别是位于脊椎时,如有特殊的X线改变,即可作出诊断。位于其他部位的骨血管瘤有时诊断困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但穿刺活检难以成功。切开活检时又可能遇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需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以免造成手术时措手不及。
1.患者一般疼痛轻,全身情况良好。因肿瘤的部位不同,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同。患者往往仅在局部轻度不适或轻度疼痛,偶尔摄X线片方才发现。本病重者可出现四肢、括约肌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神经脊髓受压的原因可能为:(1)肿瘤蔓延到硬膜外腔;(2)受累椎体膨大使椎管狭窄变形;(3)受累椎体发生骨折移位;(4)血管瘤出血而发生的硬膜外血肿。
2.X线片表现:根据骨血管瘤侵犯的部位,可分为椎体型、椎弓型和混合型。
椎体型:病变椎体略膨胀,有典型栅状或网眼状影像,密度减低的阴影中有许多致密而清晰的垂直粗糙的骨小梁。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形成的骨小梁粗大,晚期形成者则较细。
椎弓型:X线片显示椎弓根或椎板呈溶骨性改变,其影像模糊或消失。但是,椎体及椎间隙正常。
混合型:指病变侵及椎体及椎弓者,除有以上两者的X线表现外,亦可有病理性颈椎骨折脱位。
【诊断】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尤其是X线片所示的特点:椎体骨纹理增粗、垂直走行而呈栅状;部分骨纹理吸收形成网眼呈囊状;椎体稍膨大或有不同程度的压缩;椎间隙正常。有以上典型X线影像改变时,一般诊断多不难。
骨血管瘤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一、鲫鱼豆腐汤:
材料:
鲫鱼1条、豆腐1盒、姜3片、葱3段、油、盐、胡椒、料酒、鸡精
做法:
1、鲫鱼开膛去内脏,去鳞去鳃(鱼档工作人员完成),洗净,抹干,用盐和料酒稍腌待用。
2、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块
3、砂锅烧热,放入少量油,将鲫鱼放入,煎至两面呈金黄色。
4、加入葱姜
5、加入足够开水(5碗左右)
6、加盖,烧开后转小火(如果想要汤色雪白,就用大火煲10分钟),煲40分钟
7、加入豆腐,再煮5分钟左右,加盐和胡椒、鸡精调味即可。
二、海参当归汤
原料:
干刺海参100克、当归30克、黄花100克、荷兰豆100克、百合20克、姜丝10克。
做法:
1、泡发海参的方法:先用热水将海参泡24小时,从腹下开口取出内脏;换上新水,上火煮50分钟左右,用原汤泡起来,24小时后就可以做汤使用了;烧热水,放入海参,1分钟后捞起备用,这样可以有效去掉海参的腥味。
2、重新起锅,烧热油,爆响姜丝,下入泡好的黄花、荷兰豆加入足量的清水和当归煮沸。
3、最后加入百合、海参,一起大火煮5分钟。
4、加入盐、胡椒调味,鲜美的海参当归汤就做好了。
三、淮杞鳖甲汤
〔原料〕鳖500克,淮山30克,杞子15克,鸡500克,桂圆肉少许,盐、鸡精、姜适量。
〔做法〕1、将鳖宰杀洗净,鳖甲切成块;鸡宰杀洗净切块;淮山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杞子洗净;姜切片。2、将全部材料放入炖锅内,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煲3小时,加盐、鸡精调味目口成。
四、老鸭子炖海带
材料:老鸭,新鲜海带,姜,盐,胡椒粉.
做法: 1.鸭子切块放水中焯一下,去除血沫备用.海带切小块备用. 2.锅中放水,接着放入鸭块,姜块煮,水开后,改为小火炖2小时. 3.鸭肉软后放入海带,海带煮熟后放入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骨血管瘤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
2、 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3、 多吃富有营养的食品,如大米、小麦、小米、大豆、鸡、羊、牛肉、鸭子、乌龟、鳖、鲫鱼、娼鱼、海参、海蜇、鲍鱼、海带、荸荠、、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能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
4、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蒜苔、韭黄、菜花、包心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还含有可增高芳基烃羟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质,可抗御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
骨血管瘤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
2、 忌烟酒。
3、 忌食肥腻食物。
骨血管瘤的预防措施:
1、忌经常熬夜,思虑过多。
2、忌过度饮酒,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可造成下焦湿热,痰湿内生,运化失调,即新生脂肪组织多,使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异聚,变性。
3、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经常生气的人。因为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经脉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长时间可形成病变。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骨血管瘤的X线片表现因肿瘤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1.栅栏状或网络状 所有脊椎的骨血管瘤属此型,受累椎体可见不同程度压缩或扁平,横向稍有膨大,骨小梁稀疏、增粗成纵向排列,或病灶内有不规则骨性间隔相互交叉呈栅栏状或网络状,部分病例还可见椎旁软组织肿块。病变一般为单发,偶有累及2~3个椎体者。
2.蜂窝状或泡沫状骨质改变 病变部骨质轻度膨胀,外形不规则,病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样骨质破坏区,在病灶边缘也可出现放射状骨针(呈膨胀性囊样改变)。颌骨及长骨病例多数表现为此型。位于骶骨的血管瘤也常呈膨胀性囊性改变。
3.单个较大囊样骨质破坏与放射状骨针 颅骨病变常呈卵圆形骨质破坏,累及颅骨内外板,周边轻度骨质硬化,破坏区内见不规则排列骨小梁,切线位片上示粗大骨针与颅骨垂直。足部骨血管瘤亦多呈放射针状。
4.椎体血管瘤的CT和MRI的表现 CT扫描在诊断椎体血管瘤上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病椎呈“火柴束”样断面改变。与其他骨病变不同的是椎体血管瘤在MRI T1和T2加权像上均呈现信号增强。这些斑点的增强的信号与病变的骨的成分相对应,而骨外病灶扩展则在T1加权像不能显示高强信号。椎体血管瘤运用旋转回声技术所进行的MRI检查,发现病变的不同信号强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变化的血流速度所决定的,如血管瘤侵入椎管内则CT和MRI均可显示清楚。
5、血管造影;
6、组织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