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骨嗜酸性肉芽肿(骨嗜曙红细胞肉芽肿,骨嗜酸细胞肉芽肿,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5-28 08:22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二)发病机制

  病变位于髓腔为肉芽样组织,切面呈灰色,灰红色或黄色,质软而脆,局限性骨质破坏的边缘有骨硬化。镜下观察基质由围绕小细胞群或单细胞丰富的网状组织构成,围绕宽广的细胞间网状组织区。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致密呈实质团块的分布区,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而在嗜酸性粒细胞较多的分布区,除嗜酸性粒细胞较多外,并常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泡沫细胞等。

【症状】

  自婴儿至老年均可发病,大多数病人为30岁以下男性,以5~10岁较多。

  临床症状的变异较大。一般发病较慢,发病属隐匿性,在发生症状之前,可有较长的病史,有的仅轻度疼痛,患部功能障碍。位于浅表部位则肿胀明显。各骨可触到骨质变化,长骨隆起肥厚,大范围的颅骨破坏,手摸可触到骨质凹陷。位于脊椎的病变可并发侧弯或后凸,活动受限,少数在病理性骨折后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

  青少年及儿童患者,如患部有轻微疼痛,X线片上呈现边缘锐利的溶骨性破坏,有不规则的新生骨,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应考虑本病。

【饮食保健】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花生赤豆枣蒜汤】

  配方:带衣花生米90克,赤小豆、红枣各60克;大蒜30克。

  制法:以上诸物加水共煮汤。

  用法:早晚分服。

  【金针瓜络蚌肉汤】

  配方:蚌肉30克,金针菜15克,丝瓜络10克。

  制法:以上三物,加水适量煎汤,加盐调味。

  用法:饮汤吃肉,每日1次,连用10日。

  【鱼腥豆带汤】

  配方: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

  制法:以上三味加水煎汤,去鱼腥草,加白糖适量调味。

  用法:饮汤食豆和海带。每日1次,连服7日。

  【绿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薏米50克,绿豆25克,鲜百合100克。

  制法:将百合掰成瓣,去内膜,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调味。

  用法:每日1~2次。

  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饮食宜清淡。喝清彻的饮料或汤水.如肉汤、果汁、茶等,放凉后慢慢啜饮。

  2、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 多饮茶水或清淡饮料。

  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禁忌酒、辣椒、生姜、大蒜、肉桂等,这些均属辛辣之品。

  2、 忌烟。

  3、 不要吃太热太冷的食品。

  4、 忌吃油腻熏炸之物。

【护理】

【治疗】

暂无无相关资料。

【检查】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多,但并不常见。

  X线检查:为孤立界限分明的溶骨性改变,因发病部位而异位在颅骨的病变为局限性骨质破坏,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颅骨内外板均遭破坏,边缘锐利而弯曲,肩胛骨之病变为边缘锐利,界限明显的骨质破坏。

  椎体破坏后塌陷,使椎体上、下骺板合并在一起,椎间隙无异常。长骨病变为溶骨性破坏,以致向外扩张成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但很少有薄层硬的边缘,这种放射性影像只出现在不甚活跃和比较陈旧的病变区,其病变侵袭性小,在骨周围有明显的修复现象。穿破骨皮质后,骨膜产生反应性新生骨,呈分层状贴附于皮质骨的表面。有的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鉴别】

  本病的单发性患者应与Ewing肉瘤、慢性骨髓炎及骨结核相鉴别;多发性骨病应与多发性骨髓瘤及骨转移瘤相鉴别。

【并发症】

  可引起病理性骨折。椎体破坏后塌陷者,部分病例可出现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