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31 19:19浏览:
次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因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因此发展形成的动脉瘤疾病,已成为严峻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传统认为腹主动脉瘤是由感染、创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因在一些促进因素如高血压、索带压迫等作用下诱发的。近年来经临床研究认为腹主动脉瘤是遗传学、环境学和生物化学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病因素:
[高脂血症] 由于腹主动脉瘤和动脉粥样硬化均主要发生于老龄人群,故人们一直认为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硬化的结果。老年人常因主动脉的管壁结构老年性改变,如扩张、增厚、弹力纤维断裂及发生钙化等。故老化的主动脉难以长期支持高压的血流,而易发生瘤样扩张。动脉硬化形成中,代谢异常,尤其是脂质代谢紊乱是主要原因。高脂血症时,使血流内的脂质首先沉积于血管壁的内皮层,然后脂肪从细胞内逸出,引起内皮细胞破坏及纤维化。但许多临床现象并不能说明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硬化的结果,因为动脉硬化的病人大部分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阻塞,仅少数发生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假如动脉瘤为动脉硬化的结果,那么硬化性疾患的好发部位应是心、脑、四肢动脉,它们必然亦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但临床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提示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与动脉硬化并存的疾病,动脉硬化不是动脉瘤的病因,但很可能在其形成中发挥了不良的促进作用。
[高血压] 有近一半患者有高血压史,实验中也发现高血压能加速动脉瘤的生长。因为高血压是加重主动脉壁负荷的因素之一,它导致血管腔内压力逐渐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块常使瘤壁压力不均造成局部受压明显,甚至破裂。因此高血压是腹主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之一,更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吸烟] 临床研究统计表明:动脉瘤患者中吸烟者人数是非吸烟者的8倍。吸烟者死于动脉瘤破裂比不吸烟者多4倍。动脉瘤的形成与焦油的有毒成份有关。这是因为吸烟者的血清烟碱代谢产物可亭宁(cotinine)水平较高。吸入烟草燃烧时的气体成份进入血液后,可将氮氨酸氧化成氮氨酸亚砜(sulphoxide),致使α1-抗胰蛋白酶失活,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强,从而使主动脉壁力量减弱。另外,主动脉分叉上方处血流迂回,血中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与血管壁接触延长,也及易诱发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瘤形成。1/3患者吸烟量较大且时间长,所以,不可否认,吸烟者与腹主动脉瘤形成有一定的联系。
[解剖学因素] 主动脉瘤大多发生在肾下腹主动脉段,其原因:①主动脉越向远侧管壁越硬,管腔越小,其胶原含量相对增加,弹力蛋白含量相对减少。②主动脉呈上阔下窄的锥形结构。③人类腹主动脉较哺乳动物弹力层显著减少,致每一层负荷较高代偿较小。④腹主动脉壁无充分的血供。⑤腹主动脉壁的修复能力减弱。⑥传向四周血管的动脉血压脉冲在腹主动脉内被反射性扩大了。
[遗传因素] 另外,遗传学研究发现同一家族成员腹主动脉瘤发生率很高。已经证明腹主动脉是一种最普遍的家族性疾病之一。其第一级家属关系者腹主动脉瘤的发病危险性增加了11.6倍。血清遗传标记物的研究表明多位点的包括X及第16号染色体变异和腹主动脉瘤形成密切相关,其中第16号染色体长臂基因突变导致结合球蛋白合成明显增加,从而促进弹力蛋白酶对弹力蛋白降解,影响动脉壁的完整性。
提示
1、加强卫生宣教,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对5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常进食低脂、低糖、高纤维素、高蛋白食品及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
2、注重行为调节,戒烟戒酒,对于长期天天吸烟在20支以上者要严格控制,难以戒烟者要耐心劝说,说明利弊,逐渐减少,以利降低有害气体对血管壁的损伤。
3、保持充足睡眠、情绪稳定、心情愉快,避免过渡紧张、情绪激动。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适当的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
4、严格控制肥胖、高血脂、积极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
5、因该病筛检较困难,故对于5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男性,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6、一旦确诊患有腹主动脉瘤,更应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外伤,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禁忌一切增加腹压的活动,严密观察有无腹痛。防备腹主动脉瘤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