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胆囊有病不能一切了之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30 22:06浏览:

胆囊有病不能一切了之

受不良饮食习惯影响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忽视,近年来我国胆囊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胆结石的发病率甚至已高达10%,染病后很多患者由于担心复发或癌变,往往将胆囊一切了之。专家认为,胆囊并非人体可有可无的器官,一切了之一方面轻易出现手术风险,另一方面对自身的健康也不利。
【问题】
遭遇胆囊息肉,是否该切除胆囊?
张阿姨在体检中被查出胆囊上长有一个直径5mm的息肉,医生建议她观察一段时间。但回家后,孩子却劝她去医院做手术并说:“胆囊息肉很容易癌变,再说了,胆囊是人体可有可无的器官,而且,胆囊被切除后还能避免胆囊息肉复发!”
【分析】
最新研究发现,切除胆囊后患多
事实果真如此吗?有关资料显示,现实生活中有此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认为胆囊不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器官,一旦发生病变一切了之是最佳选择。但事实上,因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而切除了胆囊,最终导致胆道损伤、周围脏器损伤等不良后果的情况却在不断增多。
一旦患有胆囊疾病就将胆囊切除的做法不可取。胆囊位于人体的右上腹,像个倒挂的梨,附着于肝下,经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具有存储、浓缩胆汁和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一旦胆囊被切除,虽然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具有代偿胆囊浓缩胆汁的功能,但仍会对消化功能有一定影响。同时,最近科学研究发现,切除胆囊后还容易诱发结肠肿瘤。因此,胆囊有了疾病不能一切了之。
针对不同疾病,因“病”制宜选疗法
不久前去世的我国闻名外科专家裘法祖是保胆学说的拥护者,在2007年年底举行的全国首届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学术大会上,他曾提出“重视胆囊功能、发挥胆囊作用、保护胆囊存在”的观点。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降血脂、降胆固醇药物的不断发展,外科在取石后,通过改善胆汁引流、增强胆囊动力等手段,使得胆结石的复发率大大降低。
不过,目前海内专家在“是否所有胆囊良性疾病都能保胆治疗”上尚存在争议。当前国内通行的标准是胆石性胆囊炎,胆囊内布满性结石,反复出现发烧、腹痛、黄疸等胆囊疾病以及反复发作容易诱发胰腺炎的胆囊疾病,都应将胆囊切除。而对于胆囊内虽有结石但无明显症状、慢性胆囊炎的,医生均不主张切除胆囊。对于胆囊息肉,假如直径在5mm以下,可定期观察;息肉直径大于5mm小于7mm,一般3个月做一次B超观察;息肉直径大于7mm,建议手术治疗;息肉直径如果大于1cm,则应考虑胆囊癌的可能。
胆囊疾病多发,规律饮食早防备
治疗方面,如果是单纯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可以用腹腔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胆总管下端的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胰十二指肠三镜联合的方法治疗,必要时也要进行开腹手术。

据悉,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其他胆囊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也在逐渐升高。虽然目前胆囊疾病的确切发病原因仍不清晰,但与人们的不规律饮食有很大关系。马应杰说,不规律饮食会影响胆囊收缩、胆汁分泌,久而久之会出现胆汁淤积,产生结石、炎症、诱发息肉,因此,大家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规律饮食,有胆囊炎的患者尤其要避免大量进食油腻食品,以免出现消化不良或诱发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