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5 08:24浏览:
次
皮肤烧伤者、瘢痕者、皮肤老化者等无其他做这手术的禁忌症者。
2. 禁忌症
凝血机制有问题;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结核病的活动期等。
3. 术前准备
1、皮肤移植术前要对癫痕挛缩积垢,应该用温肥皂水浸泡后,用棉签或小镊子清除内陷污垢,供皮区备皮时防止破损表皮。
2、皮肤移植术前要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有没有感冒,供皮区和局部手术区有没有感染,比如皮疹等。
3、皮肤移植术前心理护理,患者不止在身体上受伤,心灵上也同样受到极大创伤,所以,特别对需要多次皮肤移植手术的患者,要加倍关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减少心理压力,让患者能积极配合皮肤移植术。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1、表皮皮片
仅含皮肤的表皮层及少许真皮乳头层,是移植皮肤中最薄的一种皮片。优点是特别容易成活,取皮也不易留下疤痕。但由于移植后表面极易收缩起皱,颜色也会变深,在美容整形术中应用并不多,主要用来覆盖一些感染后的创口。
2、中厚皮片
包含表皮与部分真皮组织,成活的颜色变化比表皮皮片要轻些,并且质地柔软,可耐受一定的磨擦。但由于色泽较深,也限制了在面部美容整形中的应用。由于这种皮片具有来源丰富、切取方便、生长容易的特点,在四肢、躯干的整形中,有时也采用它。
3、全厚皮片
这种皮片是美容整形中较常用的,优点是成活后与正常皮肤色泽接近,有柔润感,弹性较好,能耐受磨擦及压迫,基本能保持原皮肤的色泽。缺点是取皮面积受限制,生长条件要求较高。
4、带有血管网的全厚皮片
这是日本的整形外科专家在70年代发现的一种全厚皮片。由于它带有真皮下的网状血管,因此又有人把这种植皮术称作带真皮下血管网的游离植皮。其特点是:移植后皮肤无论从色泽、弹性、耐磨程度、还是美容效果都较前三种要好得多。目前,在我国整形外科中,尤其是面部皮肤残缺需要植皮时,都常常采用这种植皮方法,效果较好。
5. 治疗效果
一般术后3-4天内,局部有些肿胀疼痛,也属正常。一旦发现术后发热、伤口剧痛、局部有分泌物等,应速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要按期进行换药、拆线。有些手术后创面的瘢痕会在三个月至半年内较明显,但一般恢复后,不会影响面容。
6. 并发症
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
7. 康复与护理
1、按麻醉护理常规做好交接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对口周手术及困难插管患者要加强观察,有条件安置在监护室,严密观察呼吸及呕吐情况防止喉头水肿或呕吐而导致窒息。
3、观察包扎外敷料完整性及渗血渗液情况,如切口有外露或松动应加棉垫加压包扎,如外敷料有渗血时可用笔划出渗血范围,观察有无扩大。
4、四肢手术要观察指(趾)端颜色,血循及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抬高肢体高于心脏水平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面、口周手术及肛周会阴皮肤移植手术,术后服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流质。口周植皮应避免患者吸吮,用针筒或吊瓶慢慢注入,每次饮食后用温开水清洁口腔。
6、功能锻炼指导(按整复外科护理常规)。
8. 风险以及预防
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
9. 生理以及美学
高压氧下,组织内氧分压、氧储量的增高,能增强受皮区组织的生长活力,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减少创面渗出和细菌感染,使创面新鲜清洁,为进行植皮创造良好条件。
在移植的皮片或皮瓣与受皮区血液循环尚未建立之前,组织内的高分压氧,可减轻移植皮片因缺乏血液供应而造成的持续性乏氧状态,有利于移植皮片的成活。
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与组织内的氧分压有密切关系。当细胞外液的氧分压低于1.3kPa(10mmHg)时,细胞不再分裂,不再合成胶原纤维。高压氧下细胞周围氧分压增高,细胞活跃,产生胶原和新生毛细血管,促进了血液循环的建立。在移植皮肤与受皮区之间建立起的血液循环向移植皮片或皮瓣供应充足的血液和氧,从而提高移植皮肤的成活率。
10. 器材和材料
手术常用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