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11:28浏览:
次
有双下巴但皮肤弹性相对较好的中青年且有美容意愿者。
2. 禁忌症
1. 颌颈部皮肤过于松弛者。
2. 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面颈部功能受损者。
3.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4. 面颈部局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5.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面颈部轮廓要求过于苛刻者。
3. 术前准备
1. 依据美容就医者面型特点及本人要求,画线确定范围、程度。
2. 实行注射前,洁面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有任何的如毛囊炎、疖肿的等局部感染。
3. 为防止注射后出现淤青及出血,手术前一周内,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类的药物,因为阿司匹林类药物会使得凝血功能降低。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溶脂针瘦双下巴操作技术相对简单,操作者使用配制好的溶脂针,或使用前配比(一般包含5%的大豆提取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4.2%- 4.7%的去氧胆酸(deoxycholate,DC)及维生素E、氢氧化钠、乙醇和苯甲醇的无菌水溶剂),在双下巴部位消毒后直接注射。
溶脂针是通过向皮下注射溶脂制剂对脂肪组织进行化学性烧蚀或破坏,溶脂制剂一般包含5%的大豆提取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4.2%- 4.7%的去氧胆酸(deoxycholate,DC)及维生素E、氢氧化钠、乙醇和苯甲醇的无菌水溶剂,部分医生也会在其中加入咖啡因、胶原酶、卡尼丁或其他作用成分以加强脂肪分解效果,但这些新增成分的疗效目前还没有得到验证。该混合溶剂在部分欧洲国家被许可用于静脉注射治疗脂肪栓塞、血脂障碍和酒精性肝硬化,因为其未知的风险性,美国FDA明确表示溶脂针不能用于局部注射脂肪,而溶脂针也没有得到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因此求美者应谨慎对待注射溶脂针。
5. 治疗效果
双下巴消失,下巴曲线流畅,脸部轮廓更加立体。
6. 并发症
1. 疼痛 溶脂针注射脂过程中会有疼痛感,因个人耐受程度不同。
2. 水肿 注射时皮肤表面可能会出现水肿,具体发病机制不详。
3. 皮肤瘀斑 大豆提取卵磷脂和去氧胆酸比例不当时会导致注射部位血管组织坏死,从而引起皮肤瘀斑。
7. 康复与护理
1.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不要挠抓、碰撞治疗区皮肤。
2. 在注射溶脂针的一周之内不要喝酒,也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海鲜等,禁忌暴饮暴食,规律饮食,避免摄入多糖类的食物,适量运动以加强体质。
3. 注射后一天内注射部位不要使用化妆品,3天内也不能在注射周围涂抹药物等。
4. 注射后如出现皮肤瘀斑、皮肤坏死、疤痕或有其他任何不适时,求美者务必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8. 风险以及预防
风险:
1. 皮肤坏死和炎症组织 炎性结节是在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之一,其出现与注射技术或药剂浓度过高有关,严重时会导致注射部位皮肤坏死。
2. 皮肤疤痕 一次注射剂量过大、注射间隙过密、注射部位太浅都可能导致皮肤凹陷,严重者会遗留难以消除的皮肤疤痕。
3. 由于注射溶脂针可能经血液系统吸收,或可导致受术者胃肠不适、头晕、肝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
4.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预防:
1. 溶脂制剂的来源要查明,要使用绝对来自正规的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2. 医生要有专业经验,并对每次注射的剂量、注射的间隔时间要有严格的控制。
3. 医生要有相当的从业经验保证该手术的顺利完成。
9. 生理以及美学
颌颈部由下颌和颈部共同组成,下颌是由下颌骨的下颌支和下颌体组成,外层附着咬肌,皮下组织及皮肤。下颌区皮下脂肪层主要由颏前脂肪垫构成。颈部脂肪主要由颈前区内颈阔肌的内外脂肪垫共同构成。颈阔肌是由许多肌束借结缔组织膜相互连接成的菲薄皮肌,它主要起到紧张颏颈部皮肤作用,其外层的结缔组织疏松、易于剥离,为颌颈部美容手术提供了方便条件。
年轻富有活力的面部轮廓有两条明显的弧线,其中一条即下颌线,它是两侧乳突之间形成的弧线,在颈部上下移行处形成一个境界分明而圆滑的分界线。年轻的面部脂肪,包括饱满的颊外侧区、颏下区等均应该处于一种动态的美学平衡,而下颌颈处的脂肪堆积则打破了平衡,使面颈部变得轮廓不规则,给人一种肌肤老化,丧失活力之感。
10. 器材和材料
器材: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和药液。
材料:
溶脂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