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10:40浏览:
次
颜面结构不对称、不协调及牙颌非正常咬合的偏颌人群。
2. 禁忌症
① 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者。
② 严重的瘢痕体质者。
③ 颌面部有牙源性或腮源性感染灶者。
④ 妊娠期或月经期妇女。
⑤ 有心理障碍者。
3. 术前准备
1.根据具体畸形情况设计相应的方式,定位位置并标记出来。
2.手术前一周停止饮酒,停用阿司匹林、维生素E及其他扩血管药物。
3.术前应确定身体健康情况,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
4.术前不应化妆。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一) 截骨法偏颌整形术:截骨法偏颌整形术可根据不同症状和畸形程度截开相应的骨组织,将骨块截断游离后,按预定的位置重新拼接,以重建颅面部正常的骨形支架,达到整形偏颌畸形的目的。
① 受术者平卧,术区及周围组织消毒。
② 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③ 从口内切开,逐层剥离并暴露出骨组织。
④ 截开骨组织,旋转或移动相应的骨组织,使之切牙中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固定,一般选用钛钉固定。
⑤ 缝合:反复冲洗创面,依次缝合骨膜、肌肉及黏膜组织。
(二) 植骨法偏颌整形术
植骨法偏颌整形术是颅面外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对截骨后重建骨块的连续性、增加相应部位的骨体积非常重要。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骨、骨生物代用品等,自体骨能够使截骨后骨块的重建连续起来,骨生物替代品能够增加相应部位的骨体积。植骨的方式有多种,但总的来说都是通过塑造植入骨的形态,并将其连接于适宜部位,以重建面部轮廓。
① 受术者平卧,术区及周围组织消毒。
② 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③ 在术前设计部位切开,逐层剥离并暴露出骨组织。
④ 在适宜部位植入雕刻成形的组织,并固定。
⑤ 缝合:反复冲洗创面,依次缝合骨膜、肌肉及黏膜组织。
5. 治疗效果
矫正下巴歪可以使下巴线条匀称,使脸型更加清晰完美。
6. 并发症
1. 感染:任何手术均有感染的可能,尤其是在口内切开的术式,进食等原因均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5-7日。
2. 出血及术后血肿:植骨时出血较多,易形成淤血。
3. 神经损伤:在逐层剥离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神经的损伤。
7. 康复与护理
术后应加压包扎5-7天,同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一周后即可拆线,术后3天左右,有可能出现术区疼痛、肿胀严重,大概1个月即可基本恢复正常,但恢复情况也因个人体质及恢复期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还要注意一下事项:
1. 术后可以咀嚼,但三个月内不能作啃、撕咬等动作。
2.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卫生,术后7天内应尽量避免术区沾水。
3.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4. 严格遵守医生嘱咐药物及复诊。
8. 风险以及预防
风险:
1. 植入组织易位:植骨法偏颌整形术有术后植入组织易位的可能,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治疗。
2. 双侧不对称:手术植入后,有可能造成双侧骨的不对称,需再次手术整形。
3. 效果不理想:术中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其他类型的畸形,也有可能植入成分过少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预防:
1. 选择医生要有专业经验,并对部位、方式等有严格的控制。
2. 医生要有相当的从业经验保证该手术的顺利完成。
9. 生理以及美学
颌部分为上颌与下颌。颌部位于面部的中下1/3处,其由外而内的层次为皮肤、筋膜、肌肉、血管和神经、上下颌骨。颌部的浅层结构较为稀疏,主要由骨性结构组成。上颌骨为成对的骨组织,构成了颜面的中央部,几乎与全部面颅骨相接。
颌骨位于颜面的中下1/3处,构成了颜面部的下半框架,是面部十分重要的美学结构之一。上下颌骨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定了面部正面观与侧面观的形态轮廓,若上下颌骨侧方偏斜,切牙中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则会导致偏颌,极大地影响了美观,而上下颌骨间适宜的平衡与协调则会突显出面部灵动的线条美和立体感,同时散发着一种别样的性感美。
10. 器材和材料
精细剪刀:用于修剪面部软组织。
精细镊子:用于协助修剪面部软组织。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皮肤及软组织。
纹式钳:用于夹取手术用物及协助修剪面部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软组织钳:用于夹取软组织。
软骨钳:用于夹取软骨组织及骨组织。
尺子:用于精确测量手术尺寸。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
光导拉勾:用术中软组织牵拉及照亮术区。
吸引器:用于吸取术中多余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