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06:19浏览:
次
适应症面颊部、下颌部、颧部等是面部脂肪容易堆积的部位,过多的脂肪会使面部显肥胖,形似“满月脸”、“倒装脸”、“双下巴”、“国字脸”等,而失去轮廓美。面颊部、颧部、下颌部等部位皮下脂肪堆积均适合做面部吸脂减肥术。
2. 禁忌症
① 有严重糖尿病或心、肺疾病及严重高血压者。
② 血液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者。
③ 月经期或妊娠期的妇女。
④ 精神病患者或各种心理障碍者。
⑤ 要求手术部位不明者或要求过高者。
⑥ 经手术难以达到美容目的者。
3. 术前准备
1.应作术前血、尿的常规化验检查,胸透和心电图等常规健康检查。
2.常规拍摄面部正侧位照片,以备术后对比和疗效评定,有条件的可以做三维头颅CT。拍摄上颌骨X线片了解上颌窦发育程度。个别病例应取面模,准确测量颧骨需要削除的骨量。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运用韩国进口精密器械定点、定位、定量吸出面部过厚脂肪,要求医生手术方法轻柔、精细,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所以吸出的脂肪无血迹、创伤小、恢复快,第二天绝对见效。这是我们目前行业中唯一提出的理念:定点、定位、定量。
1、术前用龙胆紫标识好局部脂肪堆积的范围,并反复用手指触诊,了解局部脂肪组织的厚度,较厚处要用龙胆紫重点标记。
2、麻醉用局部浸润肿胀麻醉,一般用0。1%~0。5%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均匀注入吸脂区皮下,直到皮肤有胀硬感。
3、取耳垂下方、口角红白唇线、颏部正中等处为穿刺进针点,一般切2mm(毫米)切口,用微型侧孔吸脂针,用50ml(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接上吸脂针,经切口进入皮下脂的层,运用逐层扫描式吸脂技术,定点、定位、定量吸出一定量的脂肪。最后保留一定厚度的皮肤脂肪层。
4、一般面颊可吸出脂肪量为10~30ml,颧部约5~30ml,下颌部约20~35ml。
5、术终轻挤压吸脂区皮肤,将其内积液尽量挤出。外敷纱布加压包扎。
5. 治疗效果
面部电子吸脂瘦脸术需要微小切口,利用正负电极所产生的高频电场制造“焦耳热效应”,使面部皮下蓄积的脂肪细胞膜被破坏、裂解、液化呈乳糜状,同时采用负压将破碎的脂肪混合液抽出体外,达到瘦脸目的。
6. 并发症
1. 血肿、血清肿:抽脂术后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常在术后一周左右出现,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处理。
2. 感染:脂肪抽吸术有发生感染的可能,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换药。
3. 色素沉着:术后由于血管网的破坏有形成色素沉着的可能。
7. 康复与护理
1、吸动作要轻柔,同时吸引管要细,尖端设计要合理,注意无菌操作。
2、面部脂肪抽吸的技术要求较高,要熟悉局部解剖,注意抽吸层次和方法,不要在皮下脂肪层外抽吸,抽吸在同一平面内均匀用力,不要在同一隧道重复次数过多,或用力过猛,或抽吸频率过快,以免造成皮下某一点皮肤过薄。
3、术终前要检查吸脂区厚薄是否均匀,最后适当“找平”。
4、术后加压包扎也要得当,要到位,不要留下创面空腔。
8. 风险以及预防
1. 周围神经损伤:抽吸的深度导致的神经损伤一般是暂时性的,可以逐渐恢复。
2. 局部凹凸不平:与抽吸平面及抽吸量有关,一旦发生应待完全消肿后再次就医治疗。
3. 皮肤肌肉粘连:皮肤肌肉粘连:造成局部皮肤与表情肌的粘连,如张口及微笑。粘连的发生应与脂肪抽吸量有关,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治疗。
4. 肺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很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但极少发生。
9. 生理以及美学
1、面部吸脂术能吸除皮下脂肪组织,改善面部形态,达到瘦脸效果。
2、面部吸脂术可减少面部重力作用,从而避免面部下垂,使面部感觉年轻。
3、面部吸脂术吸脂针管刺激皮下组织可促使使成纤维细胞增生,重建血运,皮肤及皮下血流增加,恢复皮肤的弹性,促使皮肤收缩,起到瘦脸效果。
10. 器材和材料
精细剪刀:用于修剪面部软组织。
精细镊子:用于协助修剪面部软组织。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皮肤及软组织。
纹式钳:用于夹取手术用物及协助修剪面部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尺子:用于精确测量手术尺寸。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