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06:10浏览:
次
肥胖人群。
2. 禁忌症
1、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2、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3、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4、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5、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3. 术前准备
术前:先要向医生仔细了解电子抽脂减肥手术有关事项及医生的手术操作技能,按医生要求做好必要的术前检查,在吸脂减肥手术前洗澡,准备清洁宽松衣服。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治疗方法:
电子吸脂减肥手术是通过电磁发生器的两极产生一定波长的高频电场破坏脂肪团,产生乳糜样液体,并将其吸出。实现减肥的目的。
治疗过程:
① 连接仪器:连接电极针、手柄、主机、压力注射泵及真空泵等。
② 电极针刺入皮下:将真实电极从相对隐蔽处刺入皮下脂肪组织深层,距皮肤1cm。
③ 注入肿胀液或手工注射麻醉:可启动输液泵注入肿胀液,也可手工注射麻醉液。
④ 脂肪乳化和抽吸:轻轻移动电极,脂肪乳化后,较小负压即可吸出,从浅至深逐层抽吸,保留0.5-1cm脂肪组织。
⑤ 如果被吸脂皮肤表面有不平整,可采用常规电动负压吸脂进行最终塑形。脂肪抽吸的一次安全量为2000ml以下。
⑥ 术后处理:术后穿刺孔无需缝合。加盖敷料并加压包扎。
5. 治疗效果
使肥胖者变瘦,拥有完美的身材。
6. 并发症
1、常见并发症
a.灼伤疼痛 是电子吸脂术特有的并发症,电极离皮肤太近可能导致灼伤疼痛。
b.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c.血清肿: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d.皮肤瘀斑: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一般不需处理。
e.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2、少见并发症
a.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b.腹壁和内脏穿孔: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c.药物的毒副反应: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7. 康复与护理
1、手术后除口服消炎药,更换敷料外,应尽早活动。
2、一般肿胀在一周后开始消褪,青紫可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某些区域可有麻木,需数周后才能恢复感觉。
3、术后4-6周内避免阳光暴晒,以免延迟伤口愈合及色素沉着。
8. 风险以及预防
皮肤坏死:是由于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9. 生理以及美学
体型是指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格类型,是人体轮廓形态、姿势、姿态、左右差、弯曲度等要素的概括反映。骨骼、肌肉、脂肪是构成体型的三要素,由于个体发育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脂肪的多少,致使其外部轮廓存在差异。体型美基本条件是人体比例美。健美体型的特点是:头、躯干、四肢比例适度,且头颈胸连接适度,上、下身、胸围、腰围、臀围比例合适;肥胖体型的特点是:上(肩宽、胸围)、下(腰围、臀围)一样粗,躯干像个圆水桶,腰围很大。
10. 器材和材料
电极,电动吸引器或负压吸脂机。
吸脂针:用于吸取脂肪。
注水针:用于吸脂前注射麻醉肿胀液。
软管:用于连接吸脂机器与吸脂针或注水针。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皮肤及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剪刀:用于修剪组织或剪线。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