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2 08:50浏览:
次
① 局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如腹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上臂、面颈部等。
② 中、重度全身性肥胖,身体健康,无重要脏器疾病者。
③ 某些部位的脂肪瘤、腋臭等。
2. 禁忌症
①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②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③ 局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④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者。
⑤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3. 术前准备
1.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
2.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脂肪抽吸对人体是一种损伤,抽吸量越多,抽吸面积越大,对人体的损伤亦越大。
①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以下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一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可在一级综合医院和门诊部或诊所进行。
②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吸脂量<2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二级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应在二级综合医院、设有麻醉科及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门诊部,或更高级别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需住院抽吸。
③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2000ml≤吸脂量<5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三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应在三级整形医院、三级综合医院或美容医院进行;需住院抽吸。
3. 术前半月禁服抗凝血药物及阿司匹林。
4. 女性受术者避开月经期。
5. 术前洗澡,保持清洁。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1、注射器吸脂术
注射器吸脂术是利用注射器回抽所产生的真空负压,结合肿胀技术,抽吸皮下脂肪组织,属于低负压吸引吸脂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术者要求能有一种仅用局部麻醉安全简便的去除脂肪的方法。肿胀技术和小直径抽吸管相继应用于脂肪抽吸技术,使低负压吸引脂肪抽吸称为可能,注射器法吸脂术应运而生,迎合了受术者的需求。注射器吸脂术促进了浅层脂肪抽吸技术、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吸脂后外观更加平滑,精确有效、损伤较小、手术后恢复快,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当脂肪抽吸量较大时,由于其不连续性,操作者工作量大,手术时间长。
2、电动负压吸脂术
电动负压吸脂是经典的脂肪抽吸技术,其他各种吸脂技术均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电动吸引器或专用的负压吸脂机,连接吸脂导管和不同型号的金属吸管,使密闭的瓶内形成真空负压,通过一较小的皮肤切口利用负压将预处理的脂肪吸出。电动负压吸脂术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但需做皮肤切口,术后留有瘢痕,术中组织损伤相对较明显,术后常有凹凸不平现象,皮肤麻木感恢复时间较长。
3、超声吸脂术
随着经典的电动负压吸脂技术逐渐成熟,吸脂技术逐渐发展完善,一些新的吸脂技术也相继产生。超声波吸脂术包括体内外超声吸脂术,它是利用高能低频超声波的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性破坏皮下脂肪组织,生成脂肪乳化液,然后采用低负压吸引将之抽吸到体外的一种吸脂方法。超声波具有选择性皮坏脂肪细胞、对血管和神经等组织损伤较轻,但超声吸脂需先将脂肪乳化,再予负压吸出,比较费时,且碎脂过程中产热,热损伤周围组织也是其不足之处。
4、电子吸脂术
电子吸脂术的原理是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一个高频电场,脂肪细胞在高频电场作用下去极化,脂肪组织团块破碎,液化成乳糜样,便于负压吸出。它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强度,适应于全身各部位的去脂手术,另外由于高频电场的热凝效应,术中出血少。但吸脂速度慢,加之吸出的脂肪已液化破坏,不能能用于脂肪移植,故在临床上不够普及。
5、共振吸脂术
共振吸脂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气泵使吸管头部产生每分钟600次的往复运动,往复幅度为5mm。高频振动可将肿胀麻醉后已肿胀的脂肪组织震碎,此振幅可选择性作用于脂肪组织而避免破坏血管和神经组织,同时加快了脂肪破坏效率。共振吸脂具有吸脂速度快、吸脂量大等优点。
6、水动力吸脂术
“水动力吸脂”的全称是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也俗称“360°螺旋式水刀减肥”,是德国HumanMed公司的专利系统。水动力吸脂系统的应用技术是最新一代的吸脂技术,被称为2009年全球十大美容整形技术。2010年开始,我国医疗美容机构也开始引入水动力吸脂系统和技术。水动力吸脂的核心技术是用螺旋式水刀,通过加压水流精确作用于目标组织,有选择性地分离脂肪细胞。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较传统吸脂术要小得多,该技术显示出治疗快速、效果明显、风险降低的优势。另外,吸出的脂肪破坏较小,可用于移植后成活率较高。
5. 治疗效果
绝大部分中青年手术者,抽脂手术后皮肤发生弹性回缩,不会发生皮肤松弛。对吸脂前就呈围裙样皮肤松弛者,可在抽脂手术后切除松弛的皮肤,这样既安全,效果亦好。
6. 并发症
①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② 腹壁和内脏穿孔: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③ 药物的毒副反应: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7. 康复与护理
1. 术后1-2天内伤口内会有渗液,会使敷料湿透,给生活带来不便,需及时更换敷料。
2. 术后伤口内会放置引流条,术后48-72小时需到医院复查,拔除引流。
3. 术后1-4天内,活动时都会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影响生活自理。
4. 术后7天左右需要复诊,拆除切口缝线。
5. 术后1-2周内,吸脂部位会有些肿胀、瘀斑。
6. 局部加压包扎1-2周。
7. 有可能皮肤出现轻度色素沉着,1~2个月后会逐渐消失。
8. 为加压塑形,术后需穿戴弹力衣裤3-6个月的时间。
8. 风险以及预防
① 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② 血清肿: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③ 皮肤瘀斑: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一般不需处理。
④ 皮肤坏死:是由于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⑤ 其他常见并发症: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9. 生理以及美学
减肥瘦身,塑造凹凸身体曲线,改善面部轮廓。
10. 器材和材料
注射器吸脂术
注射器吸脂术是利用注射器回抽所产生的真空负压,结合肿胀技术,抽吸皮下脂肪组织,属于低负压吸引吸脂术。
电动负压吸脂术
电动负压吸脂是经典的脂肪抽吸技术,其他各种吸脂技术均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电动吸引器或专用的负压吸脂机,连接吸脂导管和不同型号的金属吸管,使密闭的瓶内形成真空负压,通过一较小的皮肤切口利用负压将预处理的脂肪吸出。
超声吸脂术
超声波吸脂术包括体内外超声吸脂术,它是利用高能低频超声波的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性破坏皮下脂肪组织,生成脂肪乳化液,然后采用低负压吸引将之抽吸到体外的一种吸脂方法。
电子吸脂术
电子吸脂术的原理是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一个高频电场,脂肪细胞在高频电场作用下去极化,脂肪组织团块破碎,液化成乳糜样,便于负压吸出。
共振吸脂术
共振吸脂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气泵使吸管头部产生每分钟600次的往复运动,往复幅度为5mm。
水动力吸脂术
水动力吸脂的核心技术是用螺旋式水刀,通过加压水流精确作用于目标组织,有选择性地分离脂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