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10:35浏览:
次
1、提上睑肌缩短术:适应于双侧或单侧轻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且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睑肌的肌力在5mm或5 mm以上)。亦可用于后天引起的腱膜性上睑下垂。
2、额肌提吊术:适用于额肌功能良好,先天性或后天性上睑下垂,尤其对严重的上睑下垂效果好,亦可用于其他手术方法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病例。
2. 禁忌症
1、严重肝、肾、心、脑疾病,孕妇和严重血液疾病患者。
2、女士处于月经期间。
3、过高或不符合实际者。
4、明显瘢痕体质者。
5、手术部位有皮肤炎症病灶者。
3. 术前准备
1、手术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药物,因为阿司匹林会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2、手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
3、术前不要化妆。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治上睑下垂的方式常用的有:上睑提肌缩短,额肌瓣下移悬吊和阔筋膜带悬吊等三类。
手术前要经过下垂程度的测定和额肌肌力测定,先天性上睑下垂,当上睑提肌尚有一定的功能时,应首选上睑提肌缩短术。该手术即通过缩短上睑提肌以增强肌力,提高其提睑能力。 此种手术符合正常解剖要求,效果较好.如上睑提肌功能已不复存在或功能极差,则需采取额肌瓣下移悬吊或阔筋膜带悬吊方法。这两种方法是将上睑睑板直接或间接与额肌相连,以额 肌带行上睑提肌功能。上睑下垂手术一般需过度矫正,术后睑裂不能完全闭合,应妥善保护,以防损伤角膜或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
由于上睑下垂的原因及具体情况各异,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完全适合矫正所有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应该注意的是,尽管采用适合于某种情况的术式,但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术者不同,术后效果也会有差异。
5. 治疗效果
通过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患者不仅能睁眼,而且能闭眼。术后可获得重睑的美容效果。 外观自然,疤痕隐藏不见。
6. 并发症
上眼皮提升解决上眼皮松弛虽然方法相对简单,但也可能出现如下不良反应:
1、 暴露性角膜炎: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遵医嘱于术后2个月内常规白天点人工泪液,晚上睡前涂眼药膏,严重者应立即寻求医生帮助。
2、 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3、 疤痕:伴随双眼皮手术者疤痕较明显,但会隐藏在双眼皮皱褶中;单眼皮者疤痕可隐藏在上睑缘。
7. 康复与护理
1、术后7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门沾水。
2、保证手术部位清洁。
3、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4、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服药及复诊。
8. 风险以及预防
1、睑缘弧度不理想:发现后尽早与医生联系。
2、 双眼皮形状不自然:可能由于设计不当引起,可以通过再次手术矫正。
3、矫正不足: 矫正不彻底,仍有轻度上睑下垂。
4、矫正过度: 矫正后上眼睑下垂超过角膜上缘2~3mm,造成睑裂闭合不全 。
9. 生理以及美学
眼睛在人体中处于"画龙点睛"的关键地位,它不仅是重要的视觉器官,其结构比例及外形将直接影响着容颜的美丑。眼睛的外形与人种、遗传有密切关系。每个人的眼睛都与他人不同,到底那一种眼睛漂亮是很难用一种标准衡量的,眼睛的形象只有与脸形和五官比例匀称,协调一致,才能产生美感。并且美与丑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标准。并且不同的人又有着不同的审美观与审美习惯。
以我国大多数人的传统习惯来看,双眼睑比单眼睑理想;眼裂大比眼裂小理想;巩膜与虹膜黑白分明的比不分明理想;两眼间距适中比偏宽或偏窄的理想;眼睛的水平轴线略向上斜、睫毛长而密比轴线向下、睫毛短而稀的理想;眼皮厚薄应适中,太厚的眼皮外形臃肿,太薄的眼皮外形凹陷会较早显出老态;单眼皮与面部其它器官协调一致的,可以很美。
东方学者的眼睛美学数据是:
两内眼角间距应为两外眼角间距的三分之一;两外眼角与颜面侧缘间距离约为19-24毫米,上睑缘与眉毛间距离要10毫米左右;睑裂上下径为10-12.5毫米,睑裂左右径为30-34毫米,角膜露出率为80%;角膜直径为12-13.6毫米,内眼角睑裂角为48-55°;外眼角睑裂角为60-70°。
10. 器材和材料
眼科精细剪刀:用于修剪眼部软组织。
眼科精细镊子:用于协助修剪眼部软组织。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眼部软组织。
纹式钳:用于夹取手术用物及协助修剪眼部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量规:用于精确测量眼部手术尺寸。
尺子:用于精确测量手术尺寸。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