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开眼角联合割双眼皮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31浏览:

1. 适应症

1、内眦赘皮、睑裂缩小,伴有单眼皮渴望改变者。

2、有重睑需要者。

2. 禁忌症

1、严重肝、肾、心、脑疾病,严重血液疾病患者。

2、女士处于月经期间或妊娠期。

3、有精神病疾患者。

4、明显瘢痕体质者。

5、手术部位有皮肤炎症病灶者。

6、眼睛内外有感染疾病者,应先治愈后再行手术。

3. 术前准备

1、受术者与医生应作全面深入的术前交谈,了解手术的大小、步骤、痛苦程度、恢复的快慢、可能达到的效果、可能存在的风险。医生应了解患者面部的情况,手术的动机,对手术的期望是否符合实际等。

2、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除外可能存在的心、肺、肝、血液等内科疾病, 既往的手术史,用药史,过敏史等。

3、手术前一周停止饮酒,停用阿司匹林、维生素E及其他扩血管药物。

4、术前3天每天洗头一次,术前一夜可适当服用安眠药物,术前半小时酌情应用镇静、止痛药;根据麻醉术式,决定是否需要禁食。

4. 治疗方式与过程

开眼角联合割双眼皮是两种手术的结合。术前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设计适合的重睑线与开大眼角的范围。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切开皮肤,行开眼角与割双眼皮手术的联合操作,要求医生具有更专业的技术水平与整体的审美观念。手术结束时,对切口进行缝合,局部加压包扎。

5. 治疗效果

1、眼裂宽长,符合美学比例,而单睑眼裂短小不美观。

2、给人精神充沛的感觉,而单睑常有上睑皮肤下垂,给人以无精打采的感觉。

 

6. 并发症

眼角出血不止和严重血肿。

7. 康复与护理

1、术后7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2、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防止感染。如果伤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遵医嘱用无菌盐水擦拭。

3、手术后可对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但压力不宜大,以免损伤眼睛。术后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和严重血肿,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4、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的环境休养,术后2周内不要看电视、报纸,卧床休息时最好半卧位,以免眼睛过度疲劳或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伤口肿胀。

5、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不要急于吃去痛片,因为阿斯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如有不适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6、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7、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服药及复诊。

8. 风险以及预防

1、感染、局部血肿:一旦出现,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2、皮下组织淤血、肿胀。较常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

3、上睑凹陷。轻者不需处理,重者可通过脂肪移植来矫正。

4、下睑外翻。轻度的经2-3个月可自行恢复。重度的需通过手术修复。

5、睁眼乏力。暂时性的多由于麻醉后术后肿胀明显所致,勿需特殊处理。永久性的需通过手术处理。

6、“三眼皮”或上睑多皱襞。需通过再次手术处理。

7、内眦瘢痕增生:一般在术后3-6个月后会自行变软、变平。如瘢痕增生明显,可遵医嘱做理疗、按摩、外用瘢痕膏等治疗。

8、赘皮矫正不满意:可于术后3-6个月再行手术。

9、外侧睑缘弧度不理想:术后球结膜会部分退缩,外眦切口部分愈合,开大的睑裂长度比设计的要短。

10、皮瓣坏死:皮瓣太薄,缝合张力过紧,肾上腺素用量过大等,是造成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

11、球后出血。是切开法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者有导致失明的风险。受术者自觉眼部胀痛。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处理。

9. 生理以及美学

理想的眼处于标准位置,与眉、鼻位置协调,两内眦间距约为眼裂宽度。睁眼平视时,眼裂高度为7-12mm,眼裂宽度为25-30mm,其宽度与面宽的比例应符合“三庭五眼”的“五眼”要求,睑裂倾斜度为外眦高于内眦2-3mm,内外眦连线与水平线夹角约为10°;内眦角较圆钝,外眦角较锐利;睫毛浓密、弯曲、乌黑、上翘。

10. 器材和材料

眼科精细剪刀:用于修剪眼部软组织。

眼科精细镊子:用于协助修剪眼部软组织。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眼部软组织。

纹式钳:用于夹取手术用物及协助修剪眼部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量规:用于精确测量眼部手术尺寸。

尺子:用于精确测量手术尺寸。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