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男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口对口人工呼吸会传播艾滋病吗?

作者:来源:急救科普人发布时间:2020-03-07 15:50浏览:

 近些年来,在艾滋病的治疗方面有鸡尾酒疗法;在艾滋病预防方面有疫苗的研究。但艾滋病目前仍然无法被治愈。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3个途径:
 
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在心肺复苏培训中,都有人工呼吸的步骤。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人工呼吸这步骤的?您会对陌生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吗?患者如果患有艾滋病会传染给我们吗?
 
想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搞清楚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否具符合艾滋病传播的途径。
 
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主要是输血和输入血制品,包括器官移植等。但这些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无关。
 
2、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母亲可能会把艾滋病传染给宝宝。这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也没有关系。
 
3、性传播:是指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和异性性接触。其实这主要是性行为中会有粘膜的破损。粘膜的破损就会失去保护的屏障,艾滋病病毒会更容易进入患者体内。这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也没有关系。
 
但是,我还是不建议你对陌生人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是一种单向的给气,和恋爱中的激吻区别很大:
 
性行为会传播艾滋病,异性,同性都会。男男容易理解,粘膜的破损几率很大,有液体的交换。女女其实也会传播,因为也有液体的交换和粘膜破损的风险存在。所以,激吻也会传播,因为激吻会有粘膜的破损,更有液体的交换!
 
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没有粘膜破损的风险呢?有,但比恋爱中的激吻导致的破损几率低太多。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没有液体交换的可能呢?应该没有,因为你是单向吹气!
 
所以,如果是正确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基本不太可能存在。
 
但,我最害怕的就是你先用不戴手套的手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这个患者恰巧有口腔粘膜破损。然后你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结束后你又不洗手,还去摸自己的嘴巴,挖自己的鼻孔,揉自己的眼睛,导致这些部位的粘膜受损。如果你抢救的患者是个艾滋病患者,此时你被感染的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所以,我坚决反对医务人员在职业行为的时候,进行无保护的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我们医务人员应该戴好手套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我们应该使用带单向阀的面罩或者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因为这属于职业防护的一部分。
 
因为我们医务人员保护好自己,不仅仅是保护自己,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甚至在保护中华民族。因为如果医务人员被感染,我们的患者被感染的风险将大增。
 
所以你会看到医务人员救人的时候都是戴手套的,而且是非乳胶的手套,因为患者可能会对乳胶过敏。
 
如果你是普通人,如果患者是自己的亲人或者家人口对口人工呼吸完全没问题。对陌生人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感染艾滋病和乙肝的风险也很低。不过我不会建议你做无保护的口对口人工呼吸。
 
另外,成年人的心跳骤停往往是心源性的,就是患者是心跳先停,呼吸后停(此时可能还有濒死喘息),早期患者不缺氧。你也可以暂时先不做人工呼吸。当然,随着时间的推逝,人工呼吸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你会看到AHA的视频里,AED包里都有吹气用的单向阀面罩。
 
所以,我认为,如果普通人看到一个患者突然倒地心跳骤停,可以在呼救的同时,立即开始单纯按压的心肺复苏,当AED到达之后,使用AED里的带单向阀的便携式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等到120到达之后,换成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