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男科疾病 > 文章内容

什么是颈椎病?

作者:刘颖 副主任医师发布时间:2019-04-17 06:44浏览: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或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失稳、骨赘形成,刺激、压迫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该病是55岁以上颈椎功能障碍的人最常见的原因。事实上,到30岁时,所有人的颈椎都至少会出现一些细微的退行性改变;到40岁时,大部分人的颈椎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或磁共振等),都会发现清晰的颈椎退行性改变的证据。但颈痛的发病率与颈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退行性改变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X线或MRI检查结果可能是不一致的。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和椎体骨质的增生性病变,压迫颈神经根和(或)脊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颈椎骨、椎间盘和周围韧带及纤维结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即颈痛和强迫头位、臂神经痛及脊髓压迫症状。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①颈型:主要是C2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局部不适、活动限制及头、颈、肩等部的反应性疼痛;②神经根型:主要影响颈椎4~5及颈椎5~6的椎间隙,主要压迫颈5及颈6神经根而引起臂神经痛,相应区域可有感觉减退;③脊髓型:以锥体束障碍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两下肢麻木、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病理反射,严重者可出现痉挛性截瘫;④椎动脉型:可出现突然眩晕发作、甚至昏厥。平时可有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症状;⑤交感神经型:可出现头晕、眼花、手麻及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交感神经症状。

 

 

另外尚有其他类型:X线检查可见生理前凸消失、甚至呈后凸畸形、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有唇样骨赘、椎体半脱位等改变。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关键是X线检查结果可确诊。治疗:大多数人可经非手术治疗而使症状缓解,但复发率高。目前通用的治疗是综合性措施,包括卧床休息、保暖、内服止痛药及肌肉松弛剂、推拿、按摩、针刺、应用颈托等方法,对疼痛麻木严重者可行头颅牵引及四头带牵引。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