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男科疾病 > 文章内容

中医美容学带你认识面色与健康的关联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4-17 07:37浏览:

 中医的四诊法分为望闻问切,其中望指观气色,就是医术高明的专家看你一眼就知道你的身体状况如何了。所以从看面色的变化就可以看病,那么有哪些不健康的面色代表着什么样的疾病呢?本文从中医美容学的角度来给你介绍。
 
识破满面红光的假象
 
虽然正常的面色呈红色而有光泽,但您千万不要被这种所谓的健康表象所迷惑。并非所有发红的面色都是好迹象。
 
在排除剧烈运动、饮酒、日晒和情绪激动等自然生理因素之外,在常见疾病中,红光满面通常是高血压的征兆;而结核病患者由于低热,所以两面颧部也会呈现绯红色,并且在下午更加明显;
 
如樱桃般的红色出现在面颊和两腮上,通常是心脏病、煤气中毒的反映;如果在面颊出现对称的蝶形红斑,有可能是红斑狼疮的迹象。
 
此外,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面部潮红,是一种急性热病的面色,如急性传染病,高热性疾病。这种热病面容除了潮红之外,还会有口唇周围的疮疹,或皮肤上的皮疹等症状。
 
面色发白的健康警示
 
我们都知道,如果健康的人天生面白,通常是面白而微红。而经常不参与户外活动的人的面色也相对较白;但无血色,如白蜡一样的面色则是病态的象征。
 
如果出现面色异常发白的情况,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身体某个部位失血过多,使面部血管的血液减少而变得苍白,如因失血或剧痛而导致的休克都会使面色看起来非常不好。
 
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如一些面色较白、体型较胖而体力不佳的人,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的体质。
 
就一般疾病来说,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病患者、里寒的剧烈腹痛、或外寒的恶寒战栗重者,都可能导致面色苍白。而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也要比一般人苍白得多。
 
此外,如果面色灰白,还要将“铅中毒”的可能考虑其中,这在医学上称为“铅容”。而各种寄生虫病、白血病等患者,以及长期在室内工作或营养不良的人群也会出现这种面色。
 
面色发黄的健康警示
 
面部发黄最常见的疾病是黄疸病。前文已经提到过,一旦患有黄疸病,不仅面色发黄,眼睛也会发黄。
 
而黄疸性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癌和胰头癌等病症都会以面色发黄的征象表明病症已经深入人体。此外,还有疟疾、药物中毒以及钩虫病等,也可引起面黄。
 
面色发黄,尤其是突发性面色变黄,多为肝胆出现问题。如急性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胰头癌、胆管癌、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毛细胆管周围炎、急性胆囊炎等,都可见到面色发黄。
 
在中医看来,面色发黄也有多种情况,如黄色比较鲜明属于湿热;黄色相对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是心脾虚弱、营血不足的征象;面黄浮肿则为脾虚有湿。
 
黄色晦暗,并逐渐加重,属于阳黄症,通常在肝胆病晚期或是晚期肝、胆、胰的癌瘤能够显露出来。相反,新鲜浅色黄染,或时消时退的黄色,表明病症正在向健康的方向扭转,痊愈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