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男科疾病 > 文章内容

气血不足的人最应当艾灸的7个穴位!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4-17 21:15浏览:

 让艾更简单,温暖每一天。
 
品艾为大家分享的是艾灸的一些重点穴位,对气血不足、寒湿较重的朋友们尤其有帮助。
 
1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2足三里穴
 
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3关元穴
 
穴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作用:关元穴具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
 
4神阙穴
 
位置: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作用: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5中脘穴
 
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
 
作用: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6命门穴
 
穴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平神阙穴。
 
作用: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也是我们人体的动力之源。
 
7太溪穴
 
穴位: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
 
作用: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