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器械 > 文章内容

DATASCOP 3000型多参数监护仪故障检修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7:47浏览:

DATASCOP 3000型多参数监护仪
面板上有2个显示器,一个是采用阴极射线管的主显示器,显示被监测生理波形与参数。另一个是小型液晶屏显示器,显示自检状态、功能选择及故障提示。故障现象为:主电源开关置ON位,机内风机传动,液晶屏各显示正常,而按下主显示器开关无任何字符和波形显示。
故障分析与检修
在检修该监护仪时,用户未提供任何线路图和有用的参考资料,故只能依据监护仪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检测。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问题很可能发生在高压单元。因为冷却风机为24V电源供电,液晶显示屏各显示又是正常的,所以,主电源应无问题。在检查中发现,该监护仪的高压单元为一功能模块,并有明显输入输出电压标识,该标识的存在为进一步分析和检测提供了依据。该模块为+12V输入,40V、+70V、+400V输出,还有一高压输出(7英寸显示器通常为9kV至1万1kV)。据标识分析可知,+12V输入为高压模块工作电压,40V、+70V、+400V为阴极射线管栅极电压。此时,将模块与主电源断开,测电源的12V输出正常,证明主电源确无问题,可以确认,故障就在模块本身。进而将模块与主机分离,给模块外加+12V电源,测得40V输出为27V,+70V为32V,+400V为27V。说明整个电路已起振,但驱动电路的振荡频率不对,导致几组输出电压错误。再进一步检测各静态分离元件,未见异常,只有一8脚集成块(CA3140E)可疑。查手册可知,CA3140是一高阻运放。直接将其更换,空载检测模块的各组输出已完全正常。这时将高压模块与主机连接复原,开机后主机显示器仍无显示。此时说明,高压摸块的负载还有问题,而高压模块的负载一个是阴极射线管本身,一个是视放板。单色显示器视放板线路简单,且为分离元件,静态检测时,各元件完好,将视放板与阴极射线管分离,即高压模块只与视放板连接,此时测+400V为110V,后更换+400V输出与栅极之间的一无极电容后,+400V恢复正常。再次逐一复原,故障排除,显示完全正常。
 

,,,0.0.0.0 102334,2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OLYMPUS内镜钳子管构造及其漏水的原因,还有漏水部位的判断及一般常用的维修方法。

[关键词] OLYMPUS;钳子管漏水;K立管;测漏

 

OLYMPUS endoscopic pliers pipe leakage analysis and repair methods

LIANG Yongjian

(Dododo Medical Equipment Service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LYMPUS endoscopic pliers pipe structure and the causes of water leakage, water leakage sites also commonly used to determine and repair methods

 

Key words:OLYMPUS; pliers pipe leakage; K riser; waste detection

 

钳子管漏水是内镜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因为医生在使用内镜当中,钳子管既是送活检钳等附件的通道,又是抽取人体废液残渣的必经之路,而且在检查后的清洗消毒中,还要不断地用清洗刷刷洗该通道。因此,钳子管很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受损,出现漏水现象,影响内镜的使用寿命。现本人结合几个故障现象具体分析下钳子管漏水的原理和维修方法,以供维修者和医务人员参考。

1.故障现象  钳子管漏水的部位具体有三个地方最容易出现:第一是前端的接口,该位置是用环氧树脂AB胶接合的,长期使用内镜或维修当中处理不好,时间长了,钳子管会脱落,属于维修技术问题。           第二是弯曲管打弯处位置,钳子管出现折痕导致漏水,属于质量问题或医生操作不当造成。第三是末端接近K立管位置几厘米地方,也就是刚下活检的地方,容易出现划刀痕导致漏水,属于医生操作不当造成。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2.故障原理  OLYMPUS钳子管有两种材料,一种是使用PVC三层管,(如图2所示)

 

图2

   三层管柔韧性比较好,医生使用内镜时操作性虽然提高了,但管子使用时间久了会出现渗漏现象,而且消毒次数多,管内会变得不够光滑,影响活检;另一种是使用特富龙材料的管(如图3所示),

                         图3

这种管子比较硬,前端打弯一段要加弹簧防止打折,该管使用时间久,容易出现打折现象而漏水,操作性没那么好。

   3.故障检修与分析  判断钳子管漏水出现的地方不难,首先将内镜接上测漏口,打开光源气泵进行测漏,观察镜子在水中出现气泡的位置。假如气泡最先出现的地方在钳子管的前端一方,证明是前端一方漏;假如是K立管最先出现气泡的,证明是后端一方漏。(如图4)                   

                         图4

接着下活检钳测试管道的通畅性,假如某段出现阻力或通不过,证明该位置打折,气泡越大,漏水孔越大;假如气泡1分钟才冒出一个不到,证明管子有渗漏现象。

   钳子管漏水一般不能在漏水位补胶或修复,需要更换整条新管,可采取引管更换的非等级维修方式。下面简单介绍维修方法:首先将操作部K立管螺丝和上下档片螺丝卸开,黑筒和插入管坚固环取走。钳子管与K立管接口离开后,将先端部橡皮和渔线去掉,反起橡皮一小段,露出弯曲管和先端连接螺丝。卸掉螺丝,将先端部与弯曲管分离一小段。接着将导光束螺丝松开,把导光束从先端部卸出。用斜口钳将钳子管剪断(注意不要剪到其它组件),用刀清理接口余胶。然后在钳子管末端插进一段螺丝旋管,螺旋管另一面穿进经防滑处理后的新钳子管,用新管前端顶着旧管末端走动,穿进插入管内,直到把新管完全引进插入管内,取走旧管和螺旋管,把新管前端用扩张器扩张套进接口,用渔丝扎紧,涂上环氧树脂AB胶,烘干后,依次把导光束,弯曲管和橡皮装上,操作部也把钳子管和K立管接上,              其它部件也安装复位,整镜测漏,判断没有漏后,维修完毕。

    4.小结  钳子管漏水在内镜维修当中只算是一种中等难度的修理.当钳子管发生漏水时,医院应当立刻停止使用内镜,送到维修站修理.如果不及时更换钳子管,还继续使用内镜,很容易导致CCD短路,最终没有图像,增加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吕庆友.《内窥镜使用与维修技术》.2006

     [2]朱建新.《消化内镜护士手册》.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