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至十月初,青海省藏医院专家斗周才让和同事杨本扎西,在蒙古国的高校、医院、研究机构,开展讲学、共同坐诊及交流互动。
青海省藏医院是中国首家“三甲”藏医医院。斗周才让19日对中新网记者说,“蒙医药跟中医药、藏医药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在蒙古国讲授了事先预定的授课内容,同时经过双方在诊疗方面的经验交流,我也受益匪浅。”
“蒙古国的人员希望到中国来进修学习,我也希望中国传统医学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好为世界民众服务。”斗周才让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斗周才让和同事的蒙古国之行,只是青海省中(藏)医药发展的一个缩影。
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余静介绍,近年来,青海省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综合改革成效显著,人才队伍不断夯实,科研取得创新成果,文化弘扬步伐加快。
据悉,青海省87%的综合医院开展中(藏)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馆建设覆盖率100%,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6类10项中(藏)医药服务。
余静介绍,青海在全国率先制定首部藏(蒙)医医疗机构制剂医保目录,694种中(藏)药制剂和156种民族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且可在全省医联体内调剂使用。截至目前,已有1784个制剂在235家医疗机构调剂使用并实现医保支付。
在青海省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中,民族医医疗服务项目共640项,564项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纳入占比88.13%。
目前,青海省建设全国(基层)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