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医保药品追溯码首次“亮剑” 直指假药、回流药

作者:新华网发布时间:2024-11-04 15:10浏览:

假药、回流药,不仅危害医保基金安全,更影响广大患者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医保局11月2日发声显示,监管部门对假药、回流药的发现、查处能力有了重大突破。
 
  11月2日中午,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首次通过药品追溯码对假药、回流药“亮剑”。公告显示,通过对各地上传的药品追溯码开展分析,发现11个省份46家医药机构疑似存在复方阿胶浆的药品串换、回流药、假药等线索情况,要求相关医保部门进行核查,11月20日前向国家医保局上报核查结果。
 
  这是国家医保局今年4月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以来,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核查涉嫌药品重大违法行为线索。
 
  “一药一码”让假药回流药“无处藏身”——
 
  药品追溯码一般以条形码或二维码形式,印制在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最小包装盒上,是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
 
  “药品追溯码就是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曹文博说,“就像一组身份证号只能对应一个人,一条药品追溯码只能对应一盒药。”
 
  陕西省榆林市医保基金安全防控中心主任韩海军介绍,如果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通过扫码仪器发现一组药品追溯码重复出现,就存在假药、回流药以及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同时,通过追溯码,相关部门还可实时动态查看药品耗材生产、配送、零售各个环节信息。
 
  此次国家医保局公告提及的46家医药机构,就存在药品追溯码重复的情况,重复情况大于等于3次,且均发生医保基金结算。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其背后暗藏的,可能是波及多个省份的重大药品违法行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