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
发布时间:2024-10-29 15:22浏览:
次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人参、灵芝、平贝母……在这个沙盘上,长白山主要道地药材的区位分布情况都有清晰标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终身教授董方言介绍,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也是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
上世纪70年代,该院生药研究室的科研人员用了5年时间,对长白山山脉药物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收集了1533种植物、动物药标本,形成了长白山微观沙盘等系列成果,为长白山药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延续老一辈科学家的钻研探索精神,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在中药创新药物研发、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我们持续加强中药研究技术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和完善中医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中医药研究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同时,发扬我院临床和科研紧密结合的优势,加强道地药材药效成分的深度挖掘与机制研究,使吉林省道地药材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人民健康。”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涛说。
用科技阐明中药治病原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药材。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腹地的吉林省,具有适合天然绿色中药材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药用植物达2000多种,人参、鹿茸、五味子等十余种道地药材产量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人参,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药材资源的信息,记者不久前来到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进行调研。“长白山是一座‘立体资源宝库’,这里的药材具有极佳的品质。”董方言说,长白山地区的900余种中药材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药用生物资源。
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成为相关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传统理论在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体系下推演的时候,不见得能够完完全全在循证上体现出来。”荆涛说,“同样的药,可能甲患者有效用,乙患者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怎么用科学解释?那就应该拿指标说话,把这个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进行分析。”
以人参研究为例,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霍烽介绍,该院围绕人参的主要成分(如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证明了人参糖蛋白对长寿因子的调控作用及抗衰老功效,人参扶正固本、抵抗衰老的中医理念与现代研究结果相符,为科学阐明人参的生物功效提供了新的证据。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人参已不再是单一的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经过加工后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人参护肤品就是典型代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药师陈英红说。
该院主任药师丁涛团队深耕中药药效评价研究多年。“我们课题组把中医证候和西医的疾病模型结合起来,通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采用现代组学技术来深入、多方面地阐释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丁涛说,以心衰为例,结合中医证候如气虚血瘀证的论述,模拟心衰患者的症状,如气短、乏力、心悸、唇色紫暗、自汗等,课题组通过建立特定的动物模型,使用相关药物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解读其治疗疾病的原理,为中药新药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