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民众对机体功能的康复需求持续增加。
上海市卫健委24日表示,上海持续推进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上海已顺利完成第四批22家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全上海社区康复中心总数达到141家。社区康复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家门口”的康复服务能级再上新台阶。
据悉,就近便捷、中西结合的整合式康复服务越来越受到民众欢迎。运动爱好者、白领及久坐人群也逐步倾向于通过康复来缓解身体的不适,康复服务的受众对象逐渐从术后患者等扩展至全人群。
据了解,建成后的社区康复中心规范设置了康复医学科,拥有一支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等组成的康复服务团队,并开设康复病区,依托病房与康复治疗区域,以门诊、住院康复为基础,结合康复机器人等智能化康复设备和各类中西医康复适宜技术,将逐步延伸康复服务范围,形成住院、门诊、站点和居家相衔接的具有社区特色的康复服务体系。
在提供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康复服务基础上,结合辖区居民需求,各社区还发展儿童康复、卒中后康复、残疾人康复以及心脏、呼吸、盆底等特色康复服务,满足民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复需求。
“我在这里治疗了一个月,现在左手已经能正常活动了。身体轻松以后,心情也好了。”在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正在做高频治疗的沈先生高兴地说。一个月前,困扰沈先生多年的肩痛突然加剧,手臂无法上举,穿衣、梳头都不能自己完成,睡眠也受到严重影响。到社区康复中心就诊后,康复医师为其制定了系统的康复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沈先生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关节受限改善,活动幅度增大,恢复情况良好。
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面表示,该中心以创建“上海市社区康复中心”为契机,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内涵,以肩关节疼痛治疗为发展特色,同时开展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慢性疼痛、老年疾病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引起的明显功能障碍稳定期或后遗症期的康复服务,将推拿、针灸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为职业人群、老年人提供全方位、规范化的便捷智能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