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关注骨质疏松 多机构为“管体重、强骨骼”支招儿

作者:新华网发布时间:2024-10-21 14:23浏览: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当天,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办公室共同指导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与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共同在京举办“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4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与会专家共同呼吁各界关注体重与骨骼健康的密切关系,管好体重,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2024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揭幕

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介绍,确定中国主题旨在倡导传播更契合我国人群的健康骨骼领域知识和话题,更有针对性地助力公众的骨骼健康。“管体重、强骨骼”中国主题是为了将体重管理与骨质疏松症防控相结合,并积极配合体重管理年活动的实施。后续两家机构还将并联合多机构推出新版健骨操等实用工具。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夏维波、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章振林,对中国主题进行了解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低体重和过度肥胖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中央电视台评论员、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呼吁公众通过锻炼管体重、强骨骼,建议增加力量练习和拉伸练习。在防止跌倒导致的骨骼损伤方面,建议50岁以上人群应该注意在浴室安装扶手,使用防滑拖鞋,在浴室门口和厨房洗菜池旁放置防滑垫,并在家门口放一个凳子,坐下来换鞋和换衣服等。

夏维波:增肌、减脂、强骨骼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表示,体重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虽然随着体重增加骨密度会相应增加,但研究显示过度肥胖(BMI≥30kg/m2)后骨密度不会再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骨折风险将是正常体重的1.7倍,体重指数每提高1kg/m2骨折风险将增加15%。同时,与“梨型身材”相比,“苹果型身材”的腹型肥胖人群,腹围更大、内脏脂肪更多、肌肉量更少,骨折风险会更高。

夏维波教授提示,“管体重、强骨骼”的关键是管理体成分,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同时建议管理体重并不是“饿瘦”,而是要注意均衡的营养和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在强健骨骼方面,建议公众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负重、抗阻、力量锻炼,以科学运动促进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