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24-09-30 15:05浏览:
次
父母都希望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少父母越来越疑惑:为什么他们在物质、教育方面给予孩子很多,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养育子女,孩子却总是和他们有种距离感,难以弥合?对此,父母能否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就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什么是情绪价值
这几年,情绪价值成为网络热词被人们挂在嘴边。它指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和情绪支撑越多,如帮助他人表达、处理情绪,为之带来舒服、愉悦的感觉和稳定的情绪,从而让对方的内心得到疗愈,他所提供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反之,情绪价值则越低。正向的情绪价值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激发正面情绪,激励个人成长。
情绪价值也存在于亲子关系中。决定亲子关系好坏的关键是沟通,真正的沟通不是说服和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照顾孩子的心理和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父母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爱和关注,与之建立心与心的连接,化解孩子心中的压力和不快,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精神支持和引导,帮助孩子增加轻松、愉悦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交流传递了一种无形的情绪价值,这恰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精神养料。
父母提供的正向情绪价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爱时,会更自信,有同理心,愿意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并且表现出更好的学习和人际状态,他们也更自尊,体验到幸福感。父母提供给孩子的正向情绪价值将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动力来源。
缺乏情绪支持的孩子与父母不亲
一些父母发现,孩子衣食富足,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却总显得很孤独,藏着小心思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看来:“这是因为父母无法给他们提供正向的情绪支持,最终使孩子丧失了分享欲。家长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学会读懂孩子的情绪,关注与聆听孩子的声音,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在父母提供的情绪价值里,藏着孩子需要的爱与安全感。”
在亲子关系中,情绪价值甚至比物质和教育还重要。然而,恰恰在一些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需要父母安慰、需要得到情感与心理支持时,父母却忽视、误解、否认孩子的情绪,甚至以嘲讽、批评的态度指责孩子“不长记性,活该!”有时会借由孩子的失败来输出教育道理。
父母的常见反应通常为:“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这有什么可难过的。”“这都是小事。”钱志亮认为,这是父母缺乏情绪价值的典型表现。类似的表现还有:在孩子情绪崩溃时斥责、打击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很难共情他的情绪,认为他的感受不重要。也有的家长放大自己的沮丧情绪并传递给孩子,比如,时常唉声叹气,抱怨生活不顺、工作不爽、家庭不幸福,一边拼命付出,一边甩脸色给家人看。“父母无法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也无法向孩子提供正能量。孩子在父母的态度中得不到理解与安抚,亲子之间自然无法建立起情绪上真正的亲密感。”钱志亮说,父母的这种做法,只能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导致孩子陷入更深的孤独和绝望之中。
高情绪价值是亲子关系的黏合剂。那么,父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能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审视自己:是否善于肯定、夸奖孩子?是否善于发现孩子行为中好的一面,不失时机地鼓励他?是否具有同理心,对孩子的情绪有共情能力?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是否会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或故意找碴儿、迁怒于孩子?如果父母同时具有两个这样的问题,其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就比较低,孩子也就不容易与父母关系亲密。
怎样疏导孩子的情绪
父母能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他们在亲子关系中就具备了最重要的软实力,其提供的情绪价值越高,亲子相处的幸福指数也越高。
父母先做耐心的听者
亲子沟通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说:“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父母在与孩子交流、倾听他讲话时,不仅要听在耳朵里,还要听在行为上,听在心里。比如,和孩子沟通时微微前倾的身体姿势、温暖支持的目光接触等,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专注,也更愿意倾诉。在关注孩子困境、一起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父母更要看到、体会孩子的情绪,提供积极、正向的情绪支持,处理好孩子的感受,先同理情绪,再讨论问题,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自己的。父母还应民主、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做到‘不评判、不干涉、不偏执’,即不直接评价孩子的对错,不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不认为孩子必须听自己的话。”这样,亲子关系融洽、和谐,家长才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