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4-09-27 15:59浏览:
次
“三无”美容产品及器械的流出,给众多医美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近期,甘肃省兰州市警方抽丝剥茧,打掉非法售卖医美药品团伙。警方和医疗专家提示广大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选择合法、正规的医美机构,审慎评估医美,追求美丽的同时更要警惕“美丽陷阱”。
——————————
现今,不少爱美人士在美容保养时,会选择玻尿酸、水光针、人胎素、肉毒素等一系列产品项目,设想一针下去,自己会变瘦、变白、变漂亮。
然而,这些真的安全有效吗?其中暗藏哪些安全隐患?
近期,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售卖医美药品案,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50名,捣毁家庭式医美“黑诊所”6处,查获各类品牌注射用A型肉毒素及其他三类医疗器械3.1万余件,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
警方抽丝剥茧,深挖涉案肉毒素“链条”
2023年5月,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在调查核实一条涉药案件线索时发现,该市城关区居民赵某某通过微信渠道,低价购买某境外品牌注射用A型肉毒素。
这一线索引起警方重视。经调查,赵某某有在医美机构工作经历,在无相关批准证明文件且明知肉毒素系毒性药品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渠道购买低价肉毒素,向其客户销售、注射,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罪。
“A型肉毒素属于国家严管严控的毒性药品,任何个人和未经指定的药品经营企业均不得购销相关制剂。赵某某经营的药品外包装无中文标识,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且在购销过程中对涉案药品未采取专业的储存运输措施。”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大队副大队长王宏斌介绍,经过主管部门认定,赵某某销售肉毒素产品的行为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兰州市公安局食药侦部门迅速成立专案组,并将案情上报甘肃省公安厅,在甘肃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的指导下,对案件展开深入侦查。
王宏斌介绍,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赵某某药品来源的排查梳理,专案组锁定赵某某的上线供货人钱某某,由此抓获无相关批准证明文件且向他人销售、注射肉毒素的嫌疑人杨某、杨某某等4人,捣毁家庭式黑诊所两个。
“涉案嫌疑人杨某、杨某某二人系堂兄弟关系,为牟取利益,勾连境内外销售人员,低价购买大量各类注射用肉毒素,囤积后加价再销售至全国各地。”王宏斌说。通过对涉案人员来往的上万条信息的梳理,警方查明涉案人员关系网,“他们层级分明,各层级之间交易都很隐蔽”。
杨某、杨某某销售的涉案肉毒素,来源于以李某为首的涉案团伙,该团伙在海南省某市租用库房,注册境外通信工具联系货源,规避打击,低价购买囤积大量来源不明的肉毒素并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数额巨大。
专案组抽调多个抓捕组,根据前期掌握线索,前往广西南宁、陕西西安、河北邯郸、吉林长春、黑龙江绥化等地办案。2023年10月,以李某为首的涉案团伙在海南省三亚市某美甲工作室落网。
“至此,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查获十几种注射类A型肉毒素及其他三类医疗器械1.3万余件,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打掉国内网络销售层级六级。”王宏斌说。
经扩线深挖,兰州警方又打掉一条以龚某、刘某某夫妻为首的“假药链”。捣毁涉案仓库1处,查获各类品牌注射用A型肉毒素及其他三类医疗器械1万余件。
为“拉住”顾客,使用“障眼法”和话术
这些本该被严管严控的问题药品和器械,如何流向了消费者?
警方分析指出,一些“黑医美”诊所“市场下沉”,开到偏僻街巷,处于监管空白区。有的利用境外通信工具联系货源;有的打着“美甲店”“SPA沙龙”“美丽休闲馆”的幌子,违法从事“医美”活动;在新媒体平台,虚假宣传,获取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