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作者:来源:人民网-人民日发布时间:2024-09-09 14:27浏览:

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近视、超重、肥胖等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印发《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各地各部门根据儿童青少年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对近视、超重、肥胖、脊柱侧弯以及心理健康不良等问题加强管理,早期预警,综合施策,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近日,记者分赴北京、湖南、山东等地进行了采访。

  培养科学健康生活方式

  “孩子,你想减肥吗?”

  “想,但减不下来……”

  “别担心,阿姨帮你减下来。”

  暑假期间,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小罗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减重门诊就诊,接诊的是儿科主治医师江倩。12岁的小罗身高170厘米,但体重达86公斤,体检时查出了脂肪肝。“孩子属于肥胖,需要减重26公斤才能达到同龄人健康体重。”江倩说。

  江倩仔细询问了小罗一日三餐的食谱,发现小罗平时经常吃高热量的食物,特别是含糖饮料、饼干、糖果等。在问诊的过程中,江倩又发现,小罗平时喜欢“宅”在家里,运动不足。

  江倩给小罗开出了健康“处方”:一份健康的食谱,在减量的同时做到少油少盐,停止吃零食、喝饮料;加强运动,每周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40分钟到1小时,每周3次20分钟无氧运动;每天坚持测体重,关注体重变化。

  “减重的同时,我们更希望通过饮食干预和增加运动,帮助孩子改掉过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江倩说。

  为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各地通过多种形式,采取体检、营养、运动等不同措施,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瘦身夏令营,采用“体检、营养、运动、中医、心理、科普”等六大“处方”和14天全封闭式的训练方式,开展科普教育、劳动实践和项目随访;山东省日照市普及推广脊柱与视力健康操,促进脊柱侧弯筛查全覆盖,实现中小学生脊柱健康问题早检测、早预防、早干预……

  山东省青岛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于占海说,广泛开展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动起来,是儿童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从整体上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超重、肥胖、心理健康等问题。加强多方协作,帮助孩子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营养均衡,尤其是培养孩子参加运动的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心理状况,增强抗压能力。”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副主任赵莎说。

  建立早期干预长效机制

  前不久,山东省潍坊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在潍坊市奎文区直机关幼儿园开展体质监测,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了体质监测工作。

  “两脚自然分开站立,与肩同宽,用最大力紧握握力计。”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每项测试的动作要领,对孩子们的身高、坐高、体重、握力、安静脉搏(心率)、围度、坐位体前屈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

  2023年,潍坊市组织启动了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提升工作,被列为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30件民生实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