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怎样孕育健康小宝宝?

作者:来源:人民网-人民日发布时间:2024-09-02 16:43浏览:

生养健康的孩子,是一个家庭最朴素的心愿,但“怀不上、保不住、生不好”等问题仍困扰着一些育龄夫妇。如何破解生育障碍、保护生育力?怎样预防出生缺陷?本版今起推出“健康生育观”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步。然而,“能生的时候不想生,想生的时候怀不上,怀上以后可能保不住,保住的有一部分可能发生出生缺陷”近年来已成为一些家庭的无奈。生育障碍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保护生育力要从哪些方面着手?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乔杰。

  “能生不想生”

  推迟生育需慎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打算推迟生育年龄。”乔杰介绍,人的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上升会逐渐下降,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推迟生育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错过生育时机,可能会从“能生的时候不想生”变成无奈的“想生的时候怀不上”。

  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医学角度看,女性生育确实存在‘黄金年龄’。”乔杰介绍,一般来说,女性适宜孕育的年龄是22—28岁,这一阶段女性卵子质量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28—35岁阶段,女性的卵子质量开始下降;35岁以后,女性的卵子质量和数量逐年降低,生殖衰老加速,生育力会呈现“陡坡”式下滑,国际上一般把35岁以上的初产产妇定义为高龄产妇;42岁之后,女性的生育机会变得很小;到49岁左右,女性出现绝经后,基本完全丧失生育能力。

  “卵巢功能的减退是悄悄发生的,一般没有任何预警信号,这就使得女性生育力应该被更多地关注。”乔杰强调,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出现合并症的风险也在增加,例如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心血管疾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影响怀孕,进而影响生育能力。

  近年来,由于晚婚晚育人数增多和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孕产妇随之增加。“高龄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比较大的影响,相对来说,既不容易怀上又不容易保住。”乔杰介绍,对孕妇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产后出血等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对胎儿来说,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甚至流产等风险也会增加,因此,最好在生育最佳年龄段孕育胎儿。

  对于男性而言,年龄增长对生育也会有很大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乔杰介绍,孕育下一代需要夫妇双方健康的身体。相比女性,男性的生育周期比较长,通常认为男性在20岁到40岁之间是理想的生育年龄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精子数量和质量也会逐渐下降,从而减少受孕的可能性,同时还会增加胎儿的患病风险。

  在乔杰看来,人类正常繁衍有三个必备条件:“种子”“管子”和“土壤”。“种子”指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子;“管子”是输卵管,也就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地方;“土壤”指孕育新生命的母体宫内环境。精子和卵母细胞是父、母亲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两者结合形成受精卵,之后新的生命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生长,经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因此,保护生育力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乔杰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容易生育的25—28岁解决生育问题,这也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如果条件不允许、无法适龄生育,要及时进行生育力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或治疗,减少潜在的生育风险。

  “想生不能生”

  发现不孕早就诊

  当前,不孕不育已成为困扰部分育龄夫妇的重大生殖疾病之一。根据乔杰团队的最新全国生殖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2007—2020年,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