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海南:在家门口畅享“健康服务包”

作者:新华网发布时间:2024-08-12 14:48浏览:

背着医药箱,带上检测仪,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的家庭医生黄彪,这几天又忙着为慢性病建档患者体检了。在该镇新星居居民委员会,居民贾建华看到自己的高血压、糖尿病检测结果后舒了一口气:“健康管理服务实实在在送到了家门口!”
 
  慢性病一直影响着海南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海南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以下简称“2+3”)疾病的防、筛、治、管进行“打包”,形成“2+3”健康服务包项目,并于2022年开始试点,2023年全面实施,同时加快完善药品供应、医保报销、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惠民健康服务举措,推进“健康海南”建设。
 
  海南各级医疗机构根据条件设立慢性病管理中心和综合门诊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设置慢性病服务站点,为“2+3”疾病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
 
  在海口市,设有慢性病管理中心、门诊或服务站点的医疗机构达430家,市民不出远门即可一次性接受检测、治疗、随访等临床管理服务。
 
  “我们一改以往的‘召集’方式,动员全院医务人员到集市、工厂等人员密集区进行流动筛查,或者利用节假日主动上门检测。”海南省屯昌县坡心镇卫生院执行院长张家崇认为,“这样既不耽误大家时间,也提高了筛查效率。”
 
  筛出患者后,病要管起来。在以前,贾建华虽然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但“药总是想起来才吃”,效果很不理想。自从参加健康筛查后,镇卫生院为他建档管理,除提醒按时检查、提供健康咨询外,还及时跟踪他的治疗和用药情况。贾建华对此竖起大拇指:“现在检查及时了,药也用对了,身体一天比一天舒服。”
 
  为解决患者治疗负担重等问题,海南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建立了财政、医保等多部门参与的“2+3”健康服务包统筹协调机制,从2022年至今安排超过1.8亿元专项资金,并及时调整慢性病特殊门诊政策,提高城乡居民诊疗疾病的报销比例。
 
  “过去,有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农村居民要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