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2.66亿天价罚单背后,还有谁在国家药品集采中钻空子?

作者: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08-01 15:46浏览:

国家药品集采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有企业打起主意,试图通过围标串标获利。
 
  近日,因集采违约,一品红被要求退赔损失2.66亿元。中新健康了解到,此次处罚是中国医药行业进入集采后,违约处罚最严重、罚金最高的案例。
 
  此事早有迹可循,今年4月17日,国家联采办发布公告,溴己新注射剂在内等4个品种被群众举报存在投标价异常,共37家企业被约谈。一品红事发后,被约谈的药企是否都需要退还相关款项,尚不清晰。
 
  四个品种集采中标价藏“猫腻”
 
  A股上市公司一品红一纸公告揭开了其在国家药品集采过程中涉嫌围标和串标的行为。
 
  公告称,按照一品红制药的销售数据测算,上述违约行为造成采购方损失人民币约2.66亿元。一品红制药将严格按照相关约定,将损失金额全部退回。
 
  事件始于今年4月17日。彼时,国家联采办称,近期,有群众举报溴己新注射剂、奥曲肽注射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剂型4个品种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存在投标价格异常情形。
 
  中新健康梳理发现,上述公告点名的四个品种均为注射剂,分别出现在第七批、第八批和第九批集采,共涉及37家企业,包括28家中选企业、9家未中选企业。
 
  其中,第七批集采的溴己新注射剂、奥曲肽注射剂中标价平均降幅分别为21.3%、26.2%,远低于平均降幅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