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付领域,大事发生,DRG/DIP 2.0版分组方案来了。
2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外发布,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众多被业内关注的问题得到了集中回应。
DRG付费和老百姓看病有什么关系?
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实质上是一种病例组合分类方案,即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的体系。
比如阑尾炎住院手术治疗,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几级。按项目付费时,医疗机构开具的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手术治疗等项目,医保照单全收,DRG付费时,医保根据不同的付费标准对医院进行打包付费。
DRG付费是医保与医院进行医保基金结算的一种方式,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执行,不受DRG付费政策影响。相反,通过DRG付费,压缩检查治疗中的水分,有效减少“大处方”“大检查”,减少群众不必要的医疗支出,为老百姓省下更多“救命钱”。
当然DRG可不是中国医保推出的“土政策”,它是世界范围内主流的医保支付方式,目前,已广泛应用到绝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和部分中低收入国家的医疗管理制度中。
2019年和2021年,国家医保局分别发布了DRG分组1.0版和1.1版。本次,为进一步优化分组,国家医保局将DRG分组升级至2.0版。